拈花一笑读书去
韩丝语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08日 第 05 版 )
□韩丝语
吃过午饭,我将刚刚煮好的一壶开水缓缓地放在桌上。自从杭州游玩回来后,我便养成了饭后一杯茶的习惯。我慢慢地打开玫瑰花茶的罐子,拈出几朵小花来,轻轻地投入在经常品茶的玻璃杯中。当我看着一朵朵玫瑰花旋落在杯中时,不知怎的,便出了神。
我是喜欢独处的人,一闲下来就钻进书房里拿出几本书来细细品读。也许你会问:“我看你始终一个人,不会感觉到寂寞吗?”那么我会拿南怀瑾老先生曾在《论语别裁》中曾说的一句话回答你:“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对于从小到大一直享受着独生子女高端待遇的小女子来说,我可能连学者都算不上,却也从小生于孤独,乐于孤独。再加上几年的异乡漂泊,早就学会了为自己找寻些乐子,来打发那些百无聊赖的日子。素来喜静的我,与其被外面昙花一现的热闹困住手脚,还不如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啃书吃茶的小书呆子,去好好地去研究那别有一番风味的古代文学,岂不美哉!
我是嗜书的人,但对读电子书,感觉不仅费眼睛,还总一点欠缺意境之美。所以,今天中午正好忙中偷闲,从收集阅读的古书中,随手抽出一本细细研读。每次读书前,我都喜欢先微眯双眼,轻嗅书香的气味,然后再轻轻地翻阅书籍,在哗哗的翻书声和纸张散发出来淡淡的油墨味中,沉浸在阅读的海洋里,去感悟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这种精神上的交流与思想上的碰撞,每每都让我格外满足。如果读得有些累了,我都会像刚刚睡醒的小猫一般懒散地侧卧在榻上,一边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一边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吃茶看书,岂不乐哉!
收回思绪,我将泡好的花茶放在榻边的小茶几上。然后不急不慢地翻阅着刚刚随手抽出来的书。刚翻开没几页,还没有看尽兴,突然间手机的“嗡嗡”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缓缓起身,将书桌上的手机拿在手中,点开手机屏幕。当我看到微信99+的界面时,我才恍然大悟,可能是我们读书会的成员又在微信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问题。冷清好久的群,如此大的动静,确实值得我进去仔细地看一看。我一边漫不经心地滑动着微信聊天界面,一边缓缓地坐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当我视线再次透过指尖集中再手机上时,我看到了这样的一段发言。她说:“书友们,2024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了,你读了多少本书啊?”有些小伙伴们积极地展示着这一年自己读书的数目,“10本”“20本”“50本”等等数字在屏幕面前浮动。我端着刚刚泡好的花茶,轻轻抿了一口,品尝一下玫瑰花独有的清香,内心深处却发出了这样一个疑问:“难道现在那些读书会的伙伴们都那么卷了吗?不求甚解真的好吗?”但当我随后看到另外一个书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觉读书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不要一味追求数量。读书也不一定要看得明白,感受它就挺好的。”我喝茶的手在半空中顿了一下,缓缓地放下茶杯,果断在他这段文字下面赞许地打了一个大大的赞。是啊,其实有些时候,我们读书就是为了让索然无味的时光,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一本好书不仅能教会我们一些实用的知识,更能抚慰我们内心深处那颗躁动的心。如果一味地追求数目,所读的那些书籍,只会让我们了解它们表面的冰山一角,而其中欲言又止的深意会因为一句“我读过”而变得索然无趣,岂不可惜。我关闭微信界面,按下了手机旁边锁屏的按钮,心无波澜地将手机放到桌旁,去翻阅刚刚那本还未读完的古书。
时钟滴答滴答地演奏着别有风味的交响曲,太阳也紧随着一曲终了而缓缓地落下。
也许是我看得太入迷,一晃而过就到了傍晚。也许是宁静祥和的氛围,让我变得怡然自得了起来;也许是灵魂上的洗礼,让我总是超然物外,早已不知今夕是何年。每次读完一本书后,我都会嘟着嘴抱怨,时间怎么走得这么快呐,让人怎么抓也抓不住呢。
我缓缓地合上《道德经》,微眯双眼用心感悟老子刚刚传达给我的为人处世的智慧。内心淡淡的喜悦随之油然而生,慢慢地爬上了嘴角,化成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随后睁开双眼,不慌不忙地再为自己续上一杯温热的玫瑰花茶,继续拈花一笑读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