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方兴未艾的零工市场不能叫好不叫座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4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 简之
2023年,省政府将零工市场建设列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一年多来,我市各地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目前已建成9家零工市场。设施健全、服务周到的零工市场不但可以为马路边寻工的求职者提供遮风避雨之所,还能提供信息互通、就业培训等配套服务,有利于在优化城市秩序的同时促进供需对接,保障劳动就业。因此,各类零工市场甫一亮相就受到舆论热捧。但最近有居民反映,在定海城区部分主干道,一些“马路零工市场”依旧十分红火,而政府牵头新建的正规零工市场则门可罗雀(据《舟山日报》4月11日报道)。方兴未艾的零工市场确实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这似乎说明要想真正办好一件实事并不容易。接下来该如何破局?这无疑是对治理智慧和服务能力的一场考验。
岗位供给要有热度
零工市场办得好不好,求职者最有发言权。市场主办方虽然作了很多努力,甚至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事实表明马路求职者并不买账。有的说位置太偏不方便,有的说岗位太少不理想,说来说去还是留恋马路边的“老地方”。求职者的意见无疑值得认真听取,他们都是靠卖力气讨生活的,宁愿风吹日晒站马路,也不愿意去环境条件更好的零工市场,归根到底是因为场内不好找工作。
零工市场线上线下提供的岗位信息看似充分,但往往难入求职者的“法眼”。比如,一个工作工资少、时间长,性价比太低。一位加了定海零工市场职位发布群的求职者反映,群里发布的信息“不新鲜”,求职成功率不高。特别是,零工市场很难提供真正的“零工”,要找敲墙之类的临时性工作,还得去马路边等机会。供求不匹配,难怪零工市场叫好不叫座。
据市人社部门对零工市场的调查情况显示,30.47%的求职者认为零工市场就业创业培训有待增强,21.09%的求职者认为招聘信息收集有限,20.70%的求职者认为市场管理有待规范。种种现象表明,办好零工市场还须多方努力,尤其是要提升岗位供给的热度,使更多求职者能够方便地找到合适的工作。
也就是说,要把聚集在马路边的求职者吸引到零工市场,首先要把零工需求集聚到场内。这一方面要做好方方面面的组织协调,重点是架通与各类企业单位的“信息桥”,实时反映海量用工需求。另一方面,要与12345等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使有用工需求的市民可以“一键抵达”。这样,求职者就会变“路边碰运气”为“场内找工作”,人们也会逐渐放弃去马路市场招零工。
持续努力得有恒心
“一天建不成罗马”,建设零工市场同样需要久久为功。无论是构建信息平台、组织技能培训、完善服务功能,还是扩大影响、集聚人气,都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市9家零工市场自建成运行以来,零工行业线上线下规范化程度已有明显提升,但终究尚处初创阶段,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要想迅速取代“马路零工市场”并赢得各方满意并不现实。
这就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各项服务功能进行逐一优化提升,这一过程也应该是不断赢得好评、集聚人气的过程。事实上,求职者的触角是最为灵敏的,很多目前仍然徘徊在马路边的求职者其实已在频频光顾零工市场,相信随着零工市场日渐成熟,这些求职者何去何从并无太大悬念。毕竟,站在马路边抢活的滋味并不好受。
要有恒心,就不能急于求成。零工市场的环境舒适度远胜于马路市场,但一些求职者却感到不自在、不方便,内中缘由很值得主办方探究。眼下全社会禁烟氛围日益浓厚,但打零工的这一人群烟民相对集中,很多人愿意留在马路上就是为了便于“吞云吐雾”。要知道,机场从允许吸烟室吸烟到全面禁止吸烟,走过了漫长的过程。那么,零工市场是否也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大家从善如流?
零工市场取代“马路零工市场”,不是简单的空间置换,而更是包括岗位供给、技能培训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升级,求职者获得的也不仅仅是一份零工,还有全过程的良好体验和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也正因如此,这注定需要有个持续努力的过程,而最终结果必定是皆大欢喜。
理性面对该有宽容
政府牵头建起了零工市场,有碍观瞻的“马路零工市场”却“涛声依旧”,现状固然难以令人满意。但即使如此,依然需要以平和的心态理性面对,而不应心烦气躁急于求成,更不能有“逆我者亡,顺我者昌”的权力任性。在“马路零工市场”的缓慢退出过程中,必要的宽容有益于城市在波澜不惊中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城市街头之所以会自发形成“马路零工市场”,实质是务工者寻工需求与全社会服务需求的一拍即合。事实上,眼下无论多么高端的各类市场,在起始阶段都有一个先发展后规范的过程。如今政府牵头建设零工市场,应该也是在“马路零工市场”基础之上的顺势而为。
毫无疑问,规范运行的零工市场最终必然会取代“马路零工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不能有一个共存乃至竞争的阶段。零工市场真正办好了,“马路零工市场”自然就会在人们“用脚投票”中逐渐散伙。从这个角度来说,“马路零工市场”依旧红火,恰恰是在倒逼正规的零工市场越来越好。
当然,允许“马路零工市场”继续存在应该有前提、有原则,那就是不能影响环境、扰乱秩序。众多求职者聚在路边乱扔烟蒂、乱停乱放乱张贴,诸多乱象不仅影响城市的文明,还触碰法律法规的底线,相关执法部门不应无原则宽容,必要时还应实施专项整治。可以相信,通过不断引导和规范,在零工市场叫好又叫座的同时,“马路零工市场”终将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