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菜根谭》带来的人生变化
易水寒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18日 第 05 版 )
□易水寒
有道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你爱好什么,身边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聚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沈家门青龙山下某单位工作,一有空便会约上几位文学爱好者前往青龙山,看海,读书,有时还即兴朗诵,大家兴致盎然。当年站在青龙山上,是可以非常完整地看到沈家门渔港的,因为楼不高树木也小,视线非常好。渔港内千帆林立,彩旗招展,渔船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那时候年轻,二十啷当岁,工作之余,朋友之间常常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有时还会买点花生米、猪头肉,再加几瓶啤酒,背包一背,带上青龙山。沿着花岗岩的石级,几分钟就能到达青龙山半山腰,那边有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堂。我们就在附近找块平坦的坡地,展开一块塑料布,从背包里倒出下酒菜,一边喝啤酒,一边朗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或者泰戈尔的《飞鸟集》。在青龙山上看书读诗一度成为我们最有趣最有吸引力的业余生活。
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大学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八十年代初,大学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我们朋友中只有一两个幸运儿,大部分都差了几分甚至差一分落榜。所以,那几年朋友们的工作单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企业的有商场的有开书店的有海岛乡镇做代课教师的,因为都热爱文学,所以联系最多的便是读书与借书。有一次不知道是谁借到一本《菜根谭》,轮到我看时,书的封面已卷起了角。
《菜根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语录集,它吸收了儒、释、道三家修为智慧、处世哲学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人生道理。比如义侠交友,纯心做人,告诉我跟朋友相处时,必须抱着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做人处事也要存着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比如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告诉我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再比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告诉我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药之中了。人要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就永远不会进步。
《菜根谭》的每章每节都告诉我们丰富的人生道理,教会我们向善智慧、博大宽容、淡泊明志,读《菜根谭》仿佛与一位智者交谈,告诉我们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事和人,让人疑虑消弭,警策长留。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轮流读完了《菜根谭》,朋友们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读电大读自大,很快相继取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有了文凭后,再去寻找更喜欢更适合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各行业都缺人才,我们这帮文友通过各自努力很快又飞散了,有的考进了报社电台当了记者编辑,有的考进了公检法穿上了制服,有的考进了机关成了公务员……
《菜根谭》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熟读这本书,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思考,也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心境,让我在这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寻求到了一块属于自己心灵释放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