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张瑜:“小窗口”展现“大作为”
刘鑫 胡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18日 第 04 版 )
张瑜(中)和同事为海岛群众上门办证服务
□刘鑫/文 胡锦/摄
人物简介
张瑜:
浙江普陀人,1983年1月出生,2005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党龄15年,现任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区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一级警长,曾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全市优秀人民警察,获各级表彰奖励20余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面对工作,她用真诚换真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面对群众,她恬淡如菊,待人如春日细雨般温柔;面对困难,她初心如磐,将青春挥洒在这三尺窗口。
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见证了她的青葱岁月,更铭刻了她的履职奉献,她在一步一个脚印中践行为民初心,真正将为民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让公安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迎着春日暖阳花开绽放。
让“无户”群众重新拥有身份
“30多年了,我终于又有了‘身份’!”年过六旬的李老伯,不仅办理了人生中首张居民身份证,还办理了社保与低保,他不禁激动地紧握民警双手连声道谢。
去年年底,张瑜了解到六横岛的李阿伯由于自身原因导致户口丢失。
原来,李老伯于上世纪90年代到普陀务工,时至今日,他早已记不得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出生日期。为此,张瑜千方百计查找李老伯的身份线索,下海岛、上渔排、上门走访了解具体情况,最终成功在一封尘封20多年的家书中找到了答案。
按照家书的抬头地址,张瑜很快便联系上了当地派出所,并确定了李老伯的身份。考虑到李老伯出行不便,也为了尽快恢复其户口,张瑜又与同事带着李老伯跨越几百公里,前往其户籍所在地,成功为其恢复了“身份”。
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在公安政务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更多的是润物于无声,而张瑜始终坚持主动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截至目前,她已成功为辖区10余位无户人员顺利落户。
专解户籍业务“疑难杂症”
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心头大事办实办好,这是张瑜始终如一的坚守与担当。无论是一般户籍业务,还是“疑难杂症”,张瑜总能不遗余力地付出所有的耐心和决心去解决。
“太感谢了,没有你的帮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为你点赞!”办事群众郭先生忍不住夸赞道。
原来,从小便生活在省外的郭先生因工作原因需迁出户口,但由于现工作地档案资料缺失,加之身份证地址码存疑,导致迁户手续陷入僵局。
了解到情况后,张瑜连夜查找并翻阅大量资料,终于从海量的老档案中找到郭先生的原始资料,为其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并解答群众的疑难,张瑜还会在空闲时阅读大量户籍资料,熟读熟记户政各项政策、规定,确保理论知识储备量丰富。
去年6月,四川籍务工人员杨女士前来咨询异地跨省迁户问题,恰逢“跨省通办”的新规将在次月实施落地,张瑜便将情况告知了杨女士并记下了联系号码。待次月新规正式落地,张瑜第一时间通知了杨女士,很快便完成了异地跨省迁户的办理。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普陀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还专门设立了“办不成事窗口”,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窗口开设至今未接到一起业务,而这也得益于张瑜打造的“普惠帮”政务服务体系。
“普惠帮”跨越山海阻隔
“不出岛在家门口就能办证了,实在是太方便了!”正值“普惠帮”志愿服务团队的“上门服务日”,完成了居民身份证办理的蚂蚁岛居民陈大姐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为解决政务服务资源匮乏,政务服务体系松散、政务服务成员间联合程度不高的问题,作为普陀公安行政审批科科长,张瑜积极统筹海岛办事“一盘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倾力打造“普惠帮”政务服务体系并出台系列工作机制,实现了政务服务“共富”“均等”。
“我们牵头组织公安、民政、医保等特殊人群高频服务事项部门业务骨干和帮办代办员,成立了‘普惠帮’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政务服务上门办活动。”张瑜介绍道。
不仅如此,张瑜还针对企业推动健全区级“一站式”服务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上门“问诊”服务,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回应企业诉求。同时,为积极响应海岛共富战略部署,张瑜因地制宜打造5G赋能智慧海岛服务“共富方舟号”,建设“普陀区远程叫号系统”,以远程视频的形式为海岛特殊群体就近完成业务咨询办理和在线指导。
去年以来,通过“普惠帮”政务服务体系,已累计服务15个偏远海岛,惠及群众7152人次,实现全区各镇(街道、管委会)全覆盖服务;累计帮助327家企业解决问题335个,服务满意度9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