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长者心

定海公安倾力打造“适老化”贴心警务

钟珊珊 俞子龙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18日 第 04 版 )

社区民警对辖区老年群体开展反诈宣传

  □钟珊珊/文 俞子龙/摄

  群众利益无小事,桩桩件件连警心。近年来,定海区公安分局主动适应新社会形势对公安职责提出的新要求,聚焦老年群体办事需求,不断优化“适老化”服务举措,从窗口到家门口,从服务设施到防范宣传,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办事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预警吹哨“防走失”

  “适老化”警务,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近日,一七旬老人在定海公交东站附近迷路,神态焦急。正巧被巡逻经过的“守护银龄队”成员看到,立马联系辖区派出所。派出所通过查阅“易走失老人台账”,根据登记信息确认老人的身份和住址,在联系其监护人后,第一时间将老人安全送回家。

  针对涉及老年群体的救助类警情,定海公安常态化开展“一警一溯”,全量排摸年迈失智、走失记录等3类老年群体,通过采集老人照片、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完善易走失老人看护和查找机制,大大提高处警效率。同时,根据走失风险划分关注等级,建立“监护人+网格+警格”防走失小组,加大“防走失”智能手环等装置配发力度。

  作为合成研判“吹哨项”,在疑难复杂走失警情的处置过程中,定海公安结合无人机、PTU联合作战,视情启动消防、蓝天救援联动机制,确保精确制导、快速找回。去年以来,全区163起老人走失警情均成功处置。

  银发服务“省心办”

  尊老敬老,公安机关服务靠前。家住留方路的九旬老人张大爷的身份证件早已到期,但因其身体原因,一直没有换发新证。定海公安行政许可服务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街道工作人员,上门为张大爷办好了换领手续。张大爷感慨道:“警察还会上门帮我办事,太贴心了!”

  上岛巡回办、预约上门办、驻点集约办……定海公安紧密结合公安户籍窗口的工作实际,梳理9个高频服务事项,推行“银发”定制服务,着力提升老年群体线下办事服务质效。通过“人脸+视频+文本+电子签章”多重认证,6项户籍业务可通过线上“远程确权”让老年群体享受“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的便捷。积极整合服务环节,压缩办理时间,针对身体有恙、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推出上门服务,帮助老年群体越过“数字鸿沟”。

  去年来,全区公安窗口老年人办理事项同比下降32.8%,累计为老年群体提供预约上门等“特需”服务126人次。

  定制宣防“护安全”

  守护老年群体,警惕养老诈骗。不久前,城东街道居民李大爷在居委会缴纳卫生费时,无意中说起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事,恰好被“海山反诈队”队员小张听到,他立即警觉起来,迅速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详细询问后发现,原来是有人打着“养老保险”的幌子推销虚假理财产品。民警耐心普及反诈知识,成功预防了一起代办“养老保险”骗局。

  做好适老化工作,公安机关不仅要加强政务服务无障碍建设,更要提高老年群体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定海公安专门组建了11支镇街“海山反诈队”,聚焦老年人活动频繁的区域,联合社区、老年协会打造反诈超市、反诈菜场、反诈公交等9个“反诈阵地”,联动开展预警劝阻、家属联宣、上门面宣等工作,涉老年人诈骗同比下降28.6%。

  “公安机关与群众打交道最多,帮助老年群体守住‘钱袋子’,既是职责所系,也是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许宏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