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贷”动 向“绿”而行

工行舟山分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王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16日 第 08 版 )

  □王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年来,工行舟山分行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设立绿色金融业务部,不断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切实满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2023年工行舟山分行绿色金融贷款增速达112%。截至2024年3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为48.38亿元,较年初净增14.3亿元,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2023年10月底,工行舟山嵊泗支行成功为嵊泗某光伏电站项目投放银团贷款3070万元。该项目主要利用滩涂地开发光伏发电,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8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11.1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75.6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164.78吨,同时亦可减少相应的水力除灰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始终深深镌刻在工行舟山分行的心中。一直以来,该行始终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围绕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环保生态、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重点聚焦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持续推进融资支持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普陀、岱山及嵊泗的4个海上风电项目投放贷款超过20亿元;对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提升投融资倾斜力度,全力支持舟山某铁路项目建设,担任银团联合牵头行,为该项目提供授信52.5亿元,已累计投放6.4亿元,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随着城镇化率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城市发展从新增土地开发的增量发展转向城市中心重构的存量挖潜。城市更新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工行舟山分行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要求,主动作为,支持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达到15个,投放金额已累计超过50亿元。

  深耕绿色沃土 推进全域旅游

  优美的山水如同一张宣纸,而文旅产业则是一幅山水画的精彩落笔。工行舟山分行深耕绿色金融沃土,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引下,以金融力量支持文旅产业,真正让绿水青山活起来、动起来。

  近日,工行舟山普陀支行完成舟山朱家尖某旅游公司3.5亿元景区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审批,并于2024年4月初发放4500万元,为朱家尖核心景区提升改造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朱家尖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与相距1.35海里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并称普陀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舟山群岛核心旅游区“普陀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景观独特,风景旅游资源丰富,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是省短途旅游首选地之一。

  朱家尖作为舟山核心景区之一,一直以来是工行舟山分行提供金融支持的对象。该行全面贯彻舟山“全域旅游概念”,不断加大对普陀山、朱家尖、嵊泗列岛等核心景区的海岛旅游项目金融支持力度,已累计为嵊泗全域、朱家尖、桃花岛等景区投放贷款超过10亿元。

  深化低碳环保 推动绿色经营

  工行舟山分行强化“绿色经营”理念,倡导绿色办公,在“一楼四室”(办公楼、营业室、理财室、办公室、会议室)内安装智慧管控系统,实现人来时自动上电、人走后自动断电,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器的耗能损失,提高手机端办公通信工具的使用频度,减少纸质材料使用量。同时,开展各类绿色低碳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绿色低碳行动中来,让绿色低碳理念引领生活新风尚。

  该行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特色产品支持地方特色绿色产业发展,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同时,工行舟山分行切实将环保标准与信贷管理要求有机结合,打造绿色信贷标准体系,筑牢绿色信贷风险防控屏障,对涉及环保违法违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不达标,以及涉及重金属排放和高危化学品污染等环境与社会风险客户严格执行融资的控制与清退,认真落实“绿色信贷一票否决”。

  下一步,工行舟山分行将持续加大绿色产业领域的信贷投放,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争做绿色金融发展的先行者,积极拓展金融服务和生态保护融合宽度和广度,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贡献工行力量。

  本版图片由工行舟山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