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区零工市场缘何“遇冷”?
陈逸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11日 第 02 版 )
定海昌国路与蟠洋山路交叉口马路零工市场一角
□记者 陈逸麟 文/摄
2023年,省政府将零工市场建设列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一年多来,我市稳步谋划,推进建设,目前全市各县区已建成9家零工市场。
但近日,有居民向记者反映,在定海城区部分主次干道旁,一些“马路零工市场”依旧十分红火,而政府牵头新建的正规零工市场则“门可罗雀”,这其中有何原因?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二十人在路边抽烟打牌,马路零工市场乱象有碍观瞻
4月9日7时,定海昌国路与蟠洋山路交叉路口的人行道上已经聚集了十几位求职者。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台阶上、三轮车上。等待雇主期间,有人“吞云吐雾”,有人聚在附近的慈善公园打牌,路面上还可以看到一些被随意乱扔的烟头,从这个路段走过,可以闻到明显的烟味。
“这里是我们的老根据地了,每天都来这等,风雨无阻,敲墙、搬运,我什么活都干。”在昌国路边等活的老高告诉记者。
定海东河路与新桥路交叉路口也有这样一处零工市场,一眼望去,20多人三三两两地在花坛边、公交车站、路沿上席地而坐,附近一些三轮车、电动车上张贴着广告,从回收废旧家电到通水管、清洗油烟机等家政服务应有尽有。
据了解,定海区已经建成了2家正规零工市场,分别位于东山路和解放西路,为何求职者仍愿意风雨无阻在马路边等活呢?
“我知道有这两个零工市场,但没有去过,像东山路那边,太偏了,我们一般都不会跑这么远的。”老高告诉记者。
“我有认识的老乡去零工市场找过,说那边的工作工资少、时间长,所以我们都不太去那边。”在东河路等活的张女士也吐槽道。
部分去过2家正规零工市场的求职者表示,在那里找工作的成功率并不高。
“我去零工市场找了两次,都没找到合适的。”坐在东河路花坛边等活的老韩说,他还加入了定海零工市场的职位发布群。他现场打开手机微信,点击进群后发现,最新的一条招聘信息发布于4月2日。“一个星期了,群里没有新的招聘信息发出来,岗位不够多,要找到合适的就更难了。”老韩说道。
■使出浑身解数仍难吸引求职者,正规零工市场人气不高
4月9日上午,带着求职者们的种种吐槽,记者实地探访了2家正规零工市场。
当天8时40分,记者来到位于东山路118号的零工市场,里面除了值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见到求职者。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招聘岗位,目前有几十个工种正在招聘,其中不乏新材料、绿色石化等行业的高技术职位。
据介绍,东山路零工市场去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之初,零工市场举办过一系列引导活动,向蹲守马路零工市场的求职者抛出“绣球”。
比如,工作人员到城区两处主要马路零工市场向求职者免费发放早饭、礼品和告知书,引导他们前往东山路零工市场;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招聘会,提供更多岗位选择。
“一开始效果挺好,工人们吃了早餐,也都会过来坐会,但时间一长又都回去路边蹲守了。”东山路零工市场工作人员毛女士告诉记者,“我自己观察,他们是有点不太适应我们这的环境,就比如我们这里室内不允许抽烟,也不能打牌,他们可能会放不开。”
另一家位于定海解放西路242号的零工市场里,除了人社部门开设的零工窗口外,还集聚了20多家中介机构,其中以船务中介为主。当天中午,这里有一些求职者正在等候。
“人社局在市场里有一个求职窗口,另有2家职业中介,其他20来家基本上都是船务。求职者到我们的窗口找工作是免费的,到中介机构找会有一定的中介费用,一般是一二百元。”解放西路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乐女士告诉记者,这座零工市场每天的求职者并不少,但登记完信息后,不少人又回到马路边去蹲守。
“我们这里比较方便,登记求职信息后,如果有合适的岗位,用人单位会电话联系他,所以人家不用在这等。而马路零工市场一定要守在那里,如果有一个活来了,你人不在,机会就失去了。”乐女士解释道。
■提升服务水平,更加贴合求职者需求,让零工市场真正“火”起来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底,市人社部门曾对舟山海岛零工市场建设专门进行过研究。调查显示,全市9家零工市场建成运行以来,零工行业线上线下规范化程度有明显提升。但仍有30.47%的求职者认为零工市场就业创业培训有待增加,21.09%的求职者认为招聘信息收集有限,20.70%的求职者认为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部分已经建成运行的零工市场存在洽谈培训、餐饮休息等延伸功能不足,在信息收集发布、招聘活动开展等方面活跃度不高等痛点。
未来,我们该如何推动扬长补短,让零工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采访了定海区人社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科副科长夏瑾一。
“目前两家零工市场提供像保洁、护理员、烧饭阿姨、外卖小哥这类全职性的工作比较多。部分马路零工市场里求职者期望的工作,有些我们确实也比较难找。就比如敲墙工作,偶然性比较大,一年到头稳定提供,肯定不可能的。”夏瑾一说,零工市场作为公益性场所,有一定的规范管理要求,这可能与部分求职者的生活习惯存在冲突,让他们感到不自在。
打造规范化零工市场,初衷之一就是要破解马路零工市场纠纷多发、随意占道、环境乱差等问题。但现阶段来看,部分官方主办的零工市场并未完全满足现实需要,工人不愿来,来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导致部分零工市场“遇冷”。
要让零工市场真正“热起来”,要立足求职者实际需求,提供更加实用的服务,提供更加丰富的岗位信息,让求职者来了能找到活干。夏瑾一表示,接下来,将想办法引导求职者进入零工市场。
“接下来。我们零工市场会着手搜集更多适合他们的岗位和服务,给他们提供更多服务内容,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夏瑾一说。另一方面,在昌国路、东河路等零工市场聚集的区域就近设立温馨的“零工驿站”这一举措也正在考虑当中。同时,定海区人社局也会着手寻找零工行业中的一些负责人,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协商,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推动引导工作开展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