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入人心
“心意最重要,鲜花足以寄托哀思”
王倩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05日 第 01 版 )
鲜花替代纸钱、香烛,文明祭扫成新风 摄影 记者 郭光波
□记者 王倩倩
昨天是清明节。上午,定海清陵公墓,伴着濛濛细雨,一拨拨市民手捧鲜花,陆续来到墓地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市民周女士与亲人手捧鲜花前来祭奠先人:“今年是第三年鲜花祭扫了。母亲生前就喜欢花,所以我们特意买了黄菊、白菊、康乃馨来纪念老人家。”他们仔细擦拭墓碑、拔除杂草、清扫地面,最后摆放好鲜花,向逝去的先人深深鞠躬。
与周女士一样,市民孙先生一家同样带着鲜花前来。“以前来墓地祭扫时,也会携带蜡烛、纸钱,但现场烟雾缭绕、纸灰满地,既不安全也不文明。”孙先生表示,这几年在文明低碳祭扫宣传影响下,他也改变了做法,“心意最重要,鲜花足以寄托哀思。”
在清陵公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等倡导文明祭扫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工作人员来回巡逻,广播也在不断播报,提醒市民禁止在墓区焚烧,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工作人员还在墓区入口处设立“鲜花换纸钱 文明寄哀思”摊点,每天免费赠送1000支菊花,并引导市民将携带的纸钱、香烛置换成鲜花前去祭扫。
“我们还在墓区上空配备了无人机巡视,对发现违规祭扫人员立即进行喊话劝阻,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确保相关人员能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处置,全力保障祭祀秩序。”舟山益群民政服务有限公司公墓管理科副科长徐鹏展介绍。
祭祀方式的转变,还体现在售卖祭祀用品的店铺上。李女士在公墓附近售卖祭品已有多年,她告诉记者,这几年,鲜花销售市场持续升温,而纸钱等传统祭品的销量在下降。
定海飞思殡仪服务部负责人包先生透露,4月1日开始,菊花、康乃馨等祭祀鲜花销售迎来小高峰,截至昨日中午,他们已经卖出3000多盆祭祀鲜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分之一。
为满足广大市民寄托哀思、缅怀先烈的愿望,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日前推出了“码上追思”3D“云祭扫”应用,并在微信和浙里办APP上线,通过360°实景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全景呈现舟山烈士陵园各主要场景,为市民带来立体化、沉浸式祭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