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姐妹又相约来舟祭拜烈士哥哥

“只要还走得动,每年都来跟他说说话”

朱丽媛 董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05日 第 01 版 )

  □记者 朱丽媛/文 董武/摄

  又是一年清明节,寄哀思、念逝者。

  “哥哥,我们来看你了!”昨天,舟山烈士陵园吴卫林烈士的墓前,来自温州平阳的吴家三姐妹再次相约而来,祭拜长眠于此的哥哥。

  9时左右,阴雨连绵,姐妹3人奉上鲜花,仔细擦拭着墓碑,泣不成声。“哥哥牺牲时,我才2岁多,以前小不知道,后来了解后,我经常带着母亲,或是约上姐姐们来舟山祭拜,让哥哥在这里不那么寂寞。”在家中排行老七的吴丽妹哽咽地说。

  吴卫林出生于1940年,在家中8个孩子中排行老二。据姐妹几人回忆,因为怀抱报国梦,原本在老家当工人的吴卫林参军来到了舟山。在妹妹们眼中,他勤勉努力,对家人十分关心关爱。“那时,哥哥写信回家,都是报喜不报忧。来部队没多久,就当上班长……”四妹吴丽秀回忆,直到一次执行秘密任务不幸牺牲,那年他才22岁。

  对吴丽秀来说,哥哥就是她从小的精神支柱。她12岁那年,因为家中贫困,上小学的她面临辍学,是哥哥拿出微薄的津贴寄回家支持她继续求学。回想着这些往事,吴丽秀不禁潸然泪下。今年已76岁的她去年刚做过腿部手术,至今走路都有些不利索,但来舟山祭拜哥哥的事,她不想错过。“我们是昨天坐高铁过来的。因为受台湾地震影响,在温州那边的高铁站滞留了四五个小时。”她说。

  站在墓前,六妹吴丽美向哥哥诉说这一年家里发生的大小事。“虽说哥哥已经牺牲60多年了,但还是忘不了他。”她告诉记者。

  多年来,每年清明来舟山烈士陵园祭拜哥哥,已经成为姐妹几人彼此的默契,“虽然来一次难过一次,但只要还走得动,每年都来跟他说说话。”这些年,随着国家对烈属优待政策的不断完善,来回路费都有报销,也让作为烈士家属的她们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