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让生活更美好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0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简之

  3月19日,在普陀东港的海汇海洋工程技术(舟山)有限公司,来自河南省确山县留庄镇的29岁女子孟瑞和58岁婆婆刘四群、4岁女儿贝贝,终于见到了近4年来连续每月给她微信转账1500元爱心款的“神秘恩人”。这位原先一直未曾透露身份的“神秘恩人”,就是该公司总经理于晓龙(据《舟山日报》3月21日报道)。这一家三代人千里迢迢赶到舟山寻找“神秘恩人”,不仅引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也向人们展示了慈善的可贵、爱心的力量。慈善让生活更美好,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结对帮扶:一己之力诚可贵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4年前,孟瑞的丈夫在舟山的一艘渔船上做渔工。2020年4月12日,这艘渔船在出海作业时失联,孟瑞的丈夫不幸遇难。一个原本还过得去的家庭,因为“顶梁柱”的轰然倒塌而瞬间陷于困境,这大概也暴露出那些刚刚脱贫家庭的脆弱性。丈夫的死亡赔偿金用于还债了,一个孱弱的女人如何撑起上有患病婆婆、下有一双儿女的凄惨之家?所幸的是,孟瑞在失去丈夫后多了个陌生的微信好友,每月都会雷打不动地给她转账1500元。

  “我的这份捐助,打算一直持续到孟瑞的儿女们成年。”已被揭开“神秘面纱”的于晓龙一诺千金,他与这个不幸家庭的结对帮扶还将继续下去,不禁让人想到《蜘蛛侠》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位有爱心的企业老总,愿意凭一己之力搀扶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实在令人欣慰。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于晓龙在心甘情愿地帮扶一个困难家庭的过程中,应该是心情舒畅并充满成就感的。“金钱是透明的,它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也能揭示出他的灵魂。”扶贫济困是一种传统美德,而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慈善的队伍并从中收获快乐、体验幸福,让社会充满满满的正能量。

  在偌大一个人口大国,全民奔赴共同富裕不可能齐步走,相对贫困乃至因天灾人祸导致的返贫现象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也就没有过不去的艰难险阻。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追求精神富有,多一些像于晓龙这样的搀扶者,慈善之力就能托起无尽的希望。

  三次分配:共同富裕更可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把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归入基础性制度,充分体现了公益慈善的巨大能量,以及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保障措施,在尽力做大蛋糕并分好蛋糕的同时,再有公益慈善拾漏补遗,共同富裕的成色也就更加可靠。毫无疑问,在为爱心点赞的同时,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来激发爱心、引导爱心。

  于晓龙凭一己之力扶起一个困难家庭,这固然是值得赞赏且庆幸的,但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也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空间。应该说,于晓龙与孟瑞家庭的结对帮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不幸的家庭都能有幸遇到好心人,往往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救助,而“沉默的弱者”就容易被人忽视。那么,能否搭建起高效运作的需求信息平台,便于社会爱心顺利抵达?这显然有赖于可靠的制度支撑。

  另外,期望所有的企业家都能像于晓龙那样自觉帮扶困难家庭或许过于理想化,但能否以制度之力促成慈善风气?比如通过出台税收减免、表彰奖励等政策措施让爱心企业家“好人有好报”。在一些国家,企业之所以成为社会慈善的主要力量,很大程度上就与制度化的“利益驱动”有关。建立起引导从善如流、促成慈善事业的制度体系,共同富裕也就有望“一个都不能少”。

  精心设计:总有一款适合你

  慈善归根到底是爱心驱动的,而每一颗爱心在具备善良共性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知不同,这决定了参与慈善的人们会有不同的救助倾向。乐善好施的企业家也不是天生的“富人”“贵人”,他们或许也经历过童年的贫穷,也有过看不起病的窘迫,这就很容易对特定的弱势群体产生共情,在慈善行为中表现为各有所好。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拿一部分收入用于定期参加慈善捐款,而有的人虽然没有这种习惯,但却见不得落难之人,每逢天灾人祸总会慷慨解囊。再比如,有人关注因贫辍学,有人同情无钱就医,诸如此类的个性化救助抚慰着苍生疾苦,也让慈善事业显得缤纷多彩。

  作为“第三次分配”的公益慈善,既要鼓励民间爱心的自然涌动,又要注重慈善资源的有序组织。面向整个社会,针对复杂情况,需要不断优化制度设计、完善科学体系,在尊重和满足各种善良愿望的基础上加以有效整合、有序引导,从而最大程度地汇聚起全社会爱心,在消除民生痛点、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公益慈善的积极作用。

  尤其需要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慈善产品”,在全面兼顾各类困难群体的同时,充分满足社会爱心的个性化需求,做到心中有爱“总有一款适合你”。如此“条条大道通罗马”,既普降甘露又精准滴灌,既常态关爱又应急救助,慈善事业才能众人拾材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