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昨举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活动
全市已有29人完成43例器官捐献
共有5669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岑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03日 第 01 版 )
摄影 通讯员 李开国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岑瑜
本报讯 又到一年清明节。昨天上午,春雨濛濛,在定海清陵墓园的生命礼敬园里,由红十字会组织的清明节缅怀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活动正在举行(见图)。
在生命礼敬园的捐献者名录墙上,镌刻着29个捐献者的姓名以及捐献内容。从2021年起,市红十字会在这里开辟了生命礼敬园后,每年都会举行缅怀悼念活动。
去年3月,67岁的刘芳因病去世。她的丈夫杜先生眼含热泪告诉记者,妻子生前是我市一家医院的护士,见过很多生离死别,一直想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死后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她十多年前就有这个意愿,这也是她人生中的大爱,当时自己听了就表示很理解。”杜先生说,妻子在生命的最后几天时间里,再三表示一定要家人帮她完成这个愿望。最终,她捐献的眼角膜成功给别人带来了光明。
在生命礼敬园的捐献者名录墙上,还有几个名录上标注着“徐师傅”“爱心人士”的字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捐献者只想把功与名隐于世,要求不要把自己真实姓名和照片放在墙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舟山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是在2012年,现在也有很多市民是器官捐献的受益者,重新获得了光明和新生。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同步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活动,6名爱心人士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现场进行登记,成为了光荣的捐献志愿者。
据了解,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是公民在身故后,自愿、无偿捐献出其可用器官、遗体或组织,用于救治器官衰竭患者、失明患者和帮助推动医学教育的大爱善举。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人体器官捐献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我市参与支持捐献工作的社会新风尚正在形成。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我市已累计有29人完成43例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全市共有5669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
有一种大爱撒播希望,有一种善举迎向新生。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无私利他的精神,赋予生命尊贵的意义、可贵的价值,他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却在生命的尽头做出了伟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