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打造“共富方舟”的“舟山舰”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8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简之

  3月11日,普陀区2024年“共富方舟”系列活动启动,“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首站来到白沙岛,来自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普陀医院的专家团队为白沙港村民送去临床诊疗、健康体检等“一站式”精准医疗服务。“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自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服务26次,惠及海岛群众超1万人。令人瞩目的是,在新年启动的首次行动中还现场实施了小手术,医生为74岁村民戚世飞成功实施了泪道探通术,让困扰老人多年的眼部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据《舟山日报》3月12日报道)。普陀的“共富方舟”为海岛居民提供医疗资源,大幅提升了海岛老人的健康体检率,日益受到群众欢迎。那么,能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打造出“共富方舟”的“舟山舰”?

  小岛需要流动医院

  偏远小岛交通不便,居民看病难一直是个民生痛点。平日里缺医少药,有点病痛更得坐船到本岛看病,不但容易耽搁病情还加重了生活负担。而且,老人们缺乏日常健康管理,又没有条件定期体检,常常会将小病拖成大病。因此,历届政府都把破解小岛居民看病难列为民生实事项目,通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创造小岛居民家门口就医条件。特别是“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开展以来,公共服务触角不断向离岛延伸,海岛医疗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但即使如此,小岛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依然没能完全解决。且不说一些居民稀少的小岛还没有卫生院,而即使那些建有卫生院的离岛也只能解决日常小病小痛,而很难满足居民、游客突发疾病时的救治需求,常常需要紧急调用船只乃至直升机转运患者。说到底,医院的规模也是靠病人“养”起来的,人口稀少的小岛怎能留得住“大医生”,也不可能配齐一流的医疗设备。

  毫无疑问,缺医少药不仅降低小岛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还成为影响海岛振兴、民众共富的发展瓶颈。近年来,随着项目落地、旅游开发,不少小岛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是,引人难、留人难问题日益凸显。公共服务尤其是医疗资源短缺,怎能让人安心留在小岛?

  可见,不断提升小岛医疗条件是改善民生、服务发展之需。普陀持续推进“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带来的启示是,既然难以在每一座小岛上建起“大医院”,打造“流动医院”就不失为破解难题的有效举措。

  有益探索方兴未艾

  事实上,我市在下沉医疗资源、加强海岛卫生院建设的同时,一直都在通过巡回医疗送医上岛,解决偏远小岛缺医少药问题。只不过,更早以前的巡回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岛居民的“医渴”,但“几个医生几只药箱”终究难以解决大问题。近年来,各地巡回医疗不仅规模更大、频率更高,而且创新举措不断,呈现出不少可圈可点的亮点。

  普陀的“共富方舟”并不孤单,今年岱山就围绕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重点落实“固定+流动”医疗服务模式要求,通过细化诊疗服务项目、加密下沉频次,使巡回医疗服务机制得以进一步优化(据《今日岱山》3月12日报道)。

  据了解,该机制围绕县域5个乡镇设置29个巡回服务点,组建起“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巡回诊疗服务团队,深入悬水小岛和偏远乡村开展常规体检,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同时为群众讲解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等预防养生知识。近两个月来,已开展巡回医疗83场次,共有93名医护人员参与,下沉服务受益群众1585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各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送医上岛行动,已经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取长补短、综合集成,并且统筹全市医疗资源,有望形成符合海岛实际的巡回医疗体制,打造出“共富方舟”的“舟山舰”。

  舟山经验呼之欲出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满载技术精湛的中国军医,肩负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使命,为和平、友谊与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舟山离岛众多、海域辽阔,如能打造一艘医院船,必能在送医上岛及参与海上救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普陀的“共富方舟”应该就是以医院船为发展目标的,几年来不断由运输工具向流动医院转型升级。这次首次上岛实施小手术,无疑是一个新的开端,表明医疗保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似乎给人们带来了更大希冀:倾全市之力打造“共富方舟”的“舟山舰”,以更强的医护力量、更好的医疗装备,在更广的海域开展流动医疗服务,或许是可以期盼的梦想。

  多年实践表明,破解小岛看病难没有“一招鲜”,而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循序渐进、持久发力。最近几年,我市基层医疗网点建设可圈可点,通过线下延伸、线上联通显著改善了海岛居民家门口求医问药的条件。特别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大力推进,在基础病就地防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再有“共富方舟”开展定期巡诊、提供应急救治,海岛居民和海上渔船民必定会更有“医靠”。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入耳入心,无疑是引领各项民生工程的嘹亮号角。打造“共富方舟”的“舟山舰”,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憧憬、需要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