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让未来社区逐步成为城镇社区普遍形态
至明年底普陀将建成13个未来社区
翁青青 刘彩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6日 第 02 版 )
□记者 翁青青 通讯员 刘彩霞
本报讯 近日,记者走进改造一新的普陀金鹰海景小区会馆,看到那里的一楼被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块,分别为“一老一小”功能区、“未来健康”健身功能区、“社区活动中心”功能区和“便民服务点”功能区;二楼拥有三大开放性区域空间,分别为供党员学习教育的“党员活动室”、提升居民素质教育的小型图书馆“读书吧”、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加油吧”。
据沈家门街道中洲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小区会馆将多个功能集成,实现了场景设施功能性、舒适度、温馨感的极大提升。
金鹰海景小区会馆是中洲社区创建旧改类普惠型未来社区的缩影。眼下,普陀多个旧改类未来社区正通过一系列改造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边边角角,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能提升,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种便利服务。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普陀区住建局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至2025年底,该区将累计创建13个未来社区,覆盖40%左右的城镇社区,这些未来社区将更具“普适性”。
据悉,普陀区未来社区建设分为旧改类和新建类。截至目前,普陀已申报创建9个未来社区,覆盖了30%左右的城镇社区。其中,旧改类文康、中昌未来社区成功入选省第四批引领型未来社区,中洲未来社区成功入选省第四批普惠型未来社区,兴普、新街、安康、鲁西、西河未来社区和新建类夏新未来社区也在加紧建设中。
普陀区将根据普惠型和引领型分层分类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同时将完成东港街道全域类未来社区实施方案编制,使未来社区成为城镇社区的普遍形态。
根据规划,普陀区未来社区建设重点打造治理、邻里、健康三大场景,关注“一老一小一新”,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社会参与度、生活便捷度。今后,该区将积极探索旧改类未来社区的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加快提升海岛型特色城区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