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去年受理民商事仲裁案件1342件
调撤率达48%,快速结案率达98%
王倩倩 周巧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3日 第 01 版 )
□记 者 王倩倩
通讯员 周巧红
本报讯 我市去年受理民商事仲裁案件1342件,创历年新高,其中调撤率达48%,自动履行率达75%,快速结案率达98%,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和不予执行的为0件,体现了仲裁快捷、和谐、公正的优势。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仲裁服务,助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去年3月,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申请裁决对方支付工程款等受案标的3300余万元。案件受理过程中,舟山仲裁委发现双方对支付款项及金额争议不大,加上相对方是国企,审批流转的程序要求高,案件程序流转缓慢。为保障当事人权益,舟山仲裁委一方面延长了案件的程序性时效,另一方面鼓励双方调解,以尽快解决纠纷。最终,案件顺利调解结案,为当事人省下近18万元仲裁费。
“仲裁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方式,与法院诉讼相比,在立案便捷、程序灵活、商业信息保护方面具有优势,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裁决是非,更重要的是促进合作。”舟山仲裁委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以来,舟山仲裁委以“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为宗旨,紧扣三个“一号工程”,不断创新仲裁服务,助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开发“智慧仲裁服务应用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仲裁案件审理流程标准化、审批网络化、管理透明化,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仲裁工作的公信力。
据介绍,下步舟山仲裁委还将继续发挥仲裁职能优势,深化仲裁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谋划建设自贸区专业化国际仲裁机构,就地解决自贸区商事、海事纠纷,提升涵盖面及纠纷解决的高效、便利与专业水平;提升仲裁质效与公信力,加强司法机关与仲裁、调解机构及行业协会商会的协调对接,鼓励市场主体选择商事仲裁机构解决商事争议纠纷,充分发挥仲裁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的作用。同时,宣传推介仲裁法律制度与应用,拓展仲裁服务领域,推动商事仲裁深入企业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