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医生成为更多人的“医靠”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1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周沫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地签约、全省共享”,惠及全市12万余名家庭医生签约参保人员。今后,家庭医生签约参保人员在市外省内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可享受与市内一致的医保报销比例等待遇,取消省内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起付线(据《舟山日报》3月2日报道)。优惠越来越多、待遇越来越好,就能让家庭医生成为更多人的“医靠”。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该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基础工程”。所谓的看病难,往往难在大医院病人扎堆,而基层医疗机构多半门可罗雀,这就造成了医疗资源紧缺与闲置相并存的不合理现象。更为理想的情形是,人们普遍签约家庭医生,都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小病小痛,有需要时才转诊到上级医院。这样一来,大医院不会那么拥挤,就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现实情况是,海岛城市就这么大,很多人觉得去一趟大医院也并不麻烦。同样是看病,为什么不“人往高处走”呢?于是,大病小病一概往大医院跑成了普遍现象。医院越大,医疗水平也就越高,即使是小毛病让专家看过也更放心,这种想法本身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小病大看”也有诸多弊端。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不得不几分钟就要看完一个病人,难保忙中有失。另外,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病人难免挂错号,医生往往要依赖于各种检查,如此折腾实在是受罪。
签约家庭医生,看病就方便多了。家庭医生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有长期跟踪,这就为平日里的对症下药、危急时的抢救治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时也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要知道,在发达国家,非富即贵才能拥有家庭医生,在我们这儿寻常百姓就能轻松签约家庭医生,制度优势显而易见。
我市从2015年开始启动家庭签约医生工作,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完善,签约参保人可获得诸多服务,包括基于预约的优先就诊、及时处置医疗救助事宜、精确转诊到上级医院专家、一对一健康问题咨询、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个体化健康教育等,可谓性价比爆棚。眼下,“一地签约、全省共享”的实现,无疑让家庭医生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让家庭医生成为更多人的“依靠”,必将有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人们在家门口获得优质的健康服务,这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实语境下尤其如此。一直以来,粗放的健康管理使绝大部分医疗费用花在了重病治疗和抢救上,假如能多在预防上下功夫,就可能以较小的投入换取健康。家庭医生掌管着老人们的电子病历,可以做到没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这种优势是大医院很难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