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善行都是一粒种子
明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1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明德
近日,“平民英雄”丁红武的女儿丁佳颖,又将1万元捐款打进舟山市慈善总会的账户中。据了解,丁佳颖参加工作后一直默默向市慈善总会捐款,工作第一年就捐了4万多元,今年29岁的她已累计捐款超过10万元,曾获得舟山慈善形象大使称号(据《舟山日报》2月23日报道)。丁佳颖身上,传承着善之基因,让人感悟到每一个善行都是一粒种子。
15年前的2009年3月2日上午9时许,丁红武不顾安危跳进冰冷的海水中,奋力营救一名不慎落水的朱家尖村民,最后在激流漩涡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41岁的宝贵生命。丁红武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想必更是深深震撼了当时年仅14岁的丁佳颖。一粒善的种子,或许就在此刻悄然植入了她那幼小的心灵。
丁红武牺牲后,没有工作的妻子丁赛君和还在读书的女儿丁佳颖受到了政府部门、慈善组织和热心市民的倾情帮扶。如今,52岁的丁赛君是朱家尖福兴社区工作人员,丁佳颖大学毕业后在普陀一家教培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前段时间刚刚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英雄壮举感染着社会民众,社会爱心又温暖着英雄后人,一粒善的种子就这样生生不息、春华秋实。
“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那些不知名的爱心人士无私帮助了我们。现在自己有能力了,应该回报社会。”丁佳颖表示,以后还会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把更多的爱心和善意传给更多的人。知恩图报的丁佳颖从曾经的受捐者变成了如今的捐赠者,让人们看到了善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并且一传十、十传百,不断将无私大爱发扬光大。
没有种子,哪来收获?现如今,全社会爱心涌动,志愿活动蓬勃开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成为常态风景。追根溯源,那些无私奉献的拓荒者、心怀善念的播种人最值得称颂、最值得追随。正如“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无数人的从善如流,使积德行善的优良传统不断闪耀着时代光芒,时刻温暖着世道人心。
当年的丁红武在奋勇一跃舍己救人之际或许未曾想到,他会从此成为全社会敬仰的英雄,若干年后他的女儿又会承继他的精神衣钵,成为一个播撒爱心的慈善达人。其实,每一个善行都会是一粒种子。当人们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投身公益之时,总会在帮助人的同时感染人,不经意间将善的种子悄然播下。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一起播种善的种子。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积德行善,有时一把友善的搀扶、一个温柔的眼神也同样能帮到别人、暖到别人,进而将善意传递下去。如此,对社会、对子女都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