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参与营救的东极渔民后人,吴布伟、梁银娣、吴小飞参加了由中国驻英使馆为“里斯本丸”幸存者家属及相关人士举行的2024年新春招待会——
“坚定了要把这份友谊传递下去的信念”
黄燕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03日 第 01 版 )
□记者 黄燕玲
英国当地时间2月24日,作为“里斯本丸”营救事件中参与营救的东极渔民后人代表,吴布伟、梁银娣、吴小飞参加了由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格洛斯特郡为“里斯本丸”幸存者家属及相关人士举行的2024年新春招待会。
“当他们流着眼泪主动来拥抱我们,当我们随着《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一起牵手时,我更加坚定了要把这份友谊传递下去的信念。”梁银娣始终难忘此行,一位英军战俘的后代拿着她爷爷的照片告诉她,爷爷的尸骨虽然沉在了中国东海海域,但是东极渔民的善良和勇敢,她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一位英军战俘的后代激动地握着吴布伟的手说:“我的祖辈告诉我,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要让我们把友谊一直传递下去。”
友谊要怎么传递?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加强联系、深入交流。当结束这趟特别的旅程,回到舟山以后,作为东极镇乡贤会会长的吴布伟就计划启动一个“大项目”。
“这些年,关于‘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口述史料整理与采集一直在进行中,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对于参与营救渔民的后代去向,相关内容却鲜少有人关注。”吴布伟说。这趟英国行,他了解到,英国方面正在通过中国香港“里斯本丸”协会,寻找800多名英军战俘后代、亲属的信息,这些人有些已经移居其他国家,但是协会一直在奋力寻找中。“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将寻找救人渔民后代的事情提上议程?”吴布伟说。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里斯本丸”史料整理课题组负责人夏志刚同样表示,成立渔民营救者后代联谊会,有助于日后和英方战俘后代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吴布伟计划通过联系东极的老干部、老同志,尽可能地搜索整理渔民后代的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形成联谊会,以后积极开展活动,增加渔民后代之间的交流,增强与英国方面的联系。
曾经,战火中淬炼出了一段生死友谊;未来,这段友谊将在后代交流中传承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