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甬舟铁路项目征迁、南环线项目征迁政策处理工作中,白泉镇提前1个月完成房屋、土地、坟墓签约率“三个100%”——

交出“高铁新城”用地征迁高分答卷

何菁 王思涵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2月07日 第 03 版 )

甬舟铁路存车场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工程车忙碌不停 摄影 记者 张磊

  □记者 何菁 通讯员 王思涵

  作为甬舟铁路终点站和存车场建设区域,聚焦聚力“让铁路尽快开到家门口”的目标,定海区白泉镇承担着各方面重要工作任务。

  近年,白泉镇组建了重大项目相关政策处理专班。从2022年的甬舟铁路项目征迁工作,到2023年的南环线征迁工作,专班人员迎难而上、敢闯肯拼,分别提前一个月完成房屋、土地、坟墓签约率“三个100%”,交出了政策处理高分答卷。

  一群先锋,将攻坚“赢”在一线

  甬舟铁路项目白泉段和高铁新城核心区块需征迁土地73.3公顷、房屋282户,涉及群众1032户、企业9家,构成了白泉镇征迁体量最大的政策处理工作。其中,涉征迁面积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的相关企业是“硬骨头”。

  舟山市开关厂是一家私有企业,被划入甬舟铁路项目的征收红线范围,征收土地0.6公顷多,是被征地企业中征收面积最大的一块“硬骨头”。白泉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周峥杰已经记不清自己去过多少趟舟山市开关厂。

  “这家老厂在白泉30多年了,征迁后不会再开新厂,20多名职工面临安置问题。”针对厂方提出的诉求,周峥杰一边对着政策找“落点”,一边积极对接相关用工单位,“有段时间,我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怎么去解决这个事情,还有什么好办法。”

  很多企业负责人平时工作忙,周峥杰和专班同事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上门走访,加班加点对他们来说是常态,但没人会因此抱怨。在他们身边,还有一群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党员攻坚先锋队,也在合力做好重点片、难点户政策处理工作。

  80多岁的舒宽宝是一名有着5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曾经担任过原富强村的村支书,在村里很有威信。当得知征迁工作中一些村民还有疑虑,舒宽宝第一时间站了出来,陪同皋泄村的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

  “说起来很感动。我们一名老党员干部,去陪测绘单位入户调查。在田地里测量的时候,不慎崴伤脚踝。这位老同志带伤上阵,一直把工作干完才去休息……”白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鲁挺说,征迁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党员干部们辛苦付出。

  一本笔记,将政策“落”在一线

  在皋泄村村干部严伟娟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特殊”的笔记本。

  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征收范围内各个产权人的情况,包括征迁土地亩数,青苗、苗木、附着物等信息。“核对后有出入的数据都要及时更新,一点不能遗漏和错误。毕竟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和重大项目推进的大事。”严伟娟说,虽然第三方公司有记录,但是自己还是习惯了手写一份留底。

  去年9月,甬舟铁路配套项目——南环线征迁工作启动。其中白泉段全长约3.5公里,共涉及土地17.1公顷、农户207户、房屋11幢、坟墓55座。

  皋泄村村干部是征迁工作的“先头部队”。村干部张思诗负责资料整理,进入了最忙碌的一段工作时间。“有些村民土地上的附着物很多,多的有30多种。”张思诗举例说,比如杨梅树,分大、小杨梅树,冠幅不同,赔偿金额也不一样。整理统计数据最忙的时候,大家连续一星期中午和晚上都在加班,午饭就在村里叫外卖。

  当村干部吃不透征迁政策时,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白泉镇城建办副主任黄怡咨询,不管多晚,黄怡的电话永远打得通。征迁公告张贴的那一天,黄怡接了90多个电话。“村干部来电主要是咨询自规部门最新的政策精神,保证公平公正,然后传达给村里。”黄怡说。

  南环线征迁政策处理期间,专班组全员进驻各村现场办公,紧盯房屋确权、苗木评估等关键节点,现场协调解决。现场无法直接解决的,联合相关单位集中协调,先后召开各类专题会议10余次,及时解决征迁难点堵点问题30余个。

  去年中秋国庆假期,专班干部放弃休假,抓住在外户主回乡时机,集中上门做工作,直到完成最后一批征迁户签字。

  一架桥梁,将民情“联”在一线

  站在自己从小生长的村子里,看着墙上写着的“高铁项目 拆迁区域”字样,潮面村村民张名社感慨万千。

  张名社家的房子四五年前刚建好,当得知要把房子拆掉,张名社心里很不舍,也有点情绪。后来,村干部、老党员纷纷来家里跟他谈心,张名社最后说:“我忖明白了,这是阿拉舟山的大事。我同意签字。盼望早日建成‘高铁新城’。”

  离张名社老家不远处的存车场项目施工现场,数台挖机正在紧锣密鼓地作业,该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回填。虽然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潮面村村干部洪勇还是隔三岔五来项目现场看看。

  根据白泉镇“一项目一分管一专班”的工作原则,专班人员要全力配合铁路存车场工程、白泉至干石览铁路隧道等开工项目顺利推进。

  在存车场项目建设中,有村民提出能否新修上山便道,也有村民担心项目修建的水渠会导致自家农田受淹。针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洪勇一再跟项目施工方进行沟通,寻求妥善合理的解决办法。

  “征迁政策处理工作结束了,我们对老百姓的服务并没有结束,要继续做好老百姓的‘连心桥’。”李鲁挺表示,随着施工面逐步扩大,各方面的纠纷问题会越来越多,镇里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及时回应群众需求。

  据介绍,自征迁工作启动以来,白泉镇干部累计入户走访200余次,聘请律师为来访群众提供专业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矛盾调处等“一站式”服务,累计备案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实现了“拆迁群众无异议、矛盾纠纷不出镇、亚运期间零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