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南海北的种植户在烟墩村种菜创业
寒冬里,他们闯出一条丰收路
肖秋月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第 02 版 )
竞舟新闻视频号
竞舟新闻抖音号
□记者 肖秋月 文/摄
“拿几条棉被来,这些菜都得盖好……”1月23日下午,室外气温降至零下,记者见到官新时,他正与合作社的社员们一起,麻利地为一车车收割上来的蔬菜盖上棉被和保温膜。
寒风凛冽,刚盖上的保温膜被吹得四处飞扬,大家连忙从菜地里捡几块石头压住。
“我们种的主要是叶菜。你看这个‘黑油茼’,舟山人很喜欢吃,今天收了6000斤,一会儿吃过晚饭就拉到金叶批发市场去……”官新是四川达州人,10年前从部队退役后选择当起了“新农民”,在定海区岑港街道烟墩村成立了龙荫农业专业合作社,带着来自天南海北的菜农们一起干,“河南人种藕种得很好,江西老表种叶菜很有经验,重庆老乡种的辣椒个个棒。”
天色渐暗,地头开起了照明,社员们戴着头灯忙碌干活。
来自江西的马飞、李芬两夫妻,刚收完1500公斤苏州青,又抓紧加固大棚,接着把棚里的水龙头打开。“晚上气温再低下去,自来水管可能会冻住,水龙头要赶紧打开。”
8年前,夫妻俩来到岑港,承包了50亩土地,主打种植苏州青、油麦菜、生菜等叶菜类蔬菜。
离马飞家大棚50米外,重庆人李良明大棚里,有一半刚种上新菜,另一半是没能卖出去的菜,已烂在地里。
李良明蹲在地上,望着那几亩烂掉的大白菜和包心菜,叹息道:“今年本来是个丰收年,结果,前段时间平均气温高,菜长得过快,许多菜来不及卖,就烂在地里了……”
愁归愁,活还得干。李良明站起身,拿来犁,整地翻土,为重新种菜做准备(见上图)。
李良明想在田里新种生菜、包心菜、大西红柿、小西红柿、辣椒等。他表示,今年不回老家过年了,抓紧播种,早点收割新菜。
“不会永远开太阳,也不会永远下雨。天要变,我们没办法,但我们种田创业的心不会变,一定要闯出一条丰收路。”李良明说。
“闯”出来,官新和李良明都有信心。收完当天的菜,官新又到西蓝花大棚转了转。瞧着冬季刚种下的新品种西蓝花长势喜人,他自豪地说:“这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很难种,这次终于成功了。这批西蓝花在春节前就全部可以上市了。”
顺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这几年,龙荫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在不断创新。“去年尝试了好几个新品种,春天种了辣椒、夏天试了秋葵。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种菜也得拿出‘钉子精神’。”官新对记者说
晚上7时,田头的铁皮棚里,透着丝丝光亮,飘出阵阵饭菜香。热腾腾的羊肉汤、四川腊肉、炒西蓝花、炒杂鱼……掌勺的李芬夫妻、官新、李良明,还有几个菜农,大伙聚在摆满菜的小方桌前,边吃边聊着未来的打算。
“这批菜,春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明年试试种点新品种,黄瓜、茄子……”“我想把孩子也接到舟山,在这里安个家。”……铁皮棚里,一群种菜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让这个寒夜变得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