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赋能 后劲十足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20日 第 02 版 )

  点滴录 周沫

  岱山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续保持全省第一,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同时引进“高精尖”人才19名,实现国家级人才工程自主申报人选“零”的突破(据《今日岱山》1月1日报道)。科技投入给力,才会有创新绩效的厚积薄发,未来发展必将后劲十足。

  最近几年,岱山海洋经济跨越发展,GDP总量跃居全市首位,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全市,去年成功跻身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岱山之所以能够保持这种逆势飞扬、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应该是坚定实施“八八战略”、勇于承接“国家战略”,奋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其中,科创赋能功不可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岱山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的同时,同步进行的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引进高端人才一直在默默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说,没有科创赋能,就不可能有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也不可能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舟山要建强海洋产业体系,必须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毫无疑问,无论是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还是持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都离不开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和海纳百川的人才集聚。

  在未来产业新赛道上,科技创新既是保持领先的定力,也是弯道超车的动力。在科技创新投入、大院大所招引、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育上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才能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