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舟山重大项目

国内首个陆缆穿海工程施工进入冲刺阶段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05日 第 01 版 )

摄影 通讯员 姚峰 富雨晴 张帆

竞舟新闻视频号

  据央视新闻 昨天,位于舟山北部上园山岛的国内首个陆缆穿海工程的施工现场,全长1千米的陆地电缆正通过牵引机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舟山本岛“挺进”(见右图)。该工程施工已进入冲刺阶段。

  舟山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海底电缆一直是岛际与岛内供电的重要“纽带”。上园山岛上有一家大型石化企业,是附近海域主要的储油和加油场所之一。一直以来,岛上通过海缆接受供电。随着海运、海洋捕捞等海上作业快速发展,上园山岛附近海域过往船只增多。该海域又是天然避风港,船只抛锚停泊容易钩到海底电缆,造成锚损。海缆一旦遭到损坏,受气候、潮汐等因素制约,海缆打捞和故障点检测不仅困难重重,而且经济损失极大。

  为此,国家电网创新运用陆缆穿海施工模式解决这一难题。有别于陆缆施工模式,海缆敷设通常运用海缆施工船冲埋的形式。施工区域必须封道停航,施工时要在海床上开出一道2米深的沟槽,将海缆敷设进去。而应用陆缆穿海模式,则不需要考虑气候、停航等因素,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利用盾构机在海床以下钻出一条7米深、1米宽的通道,再将电缆埋设进去。由于埋藏够深,陆缆穿海从根本上消除了锚损风险,且造价低、审批周期短,施工成本减少了一半。

  由于海底地质环境复杂,施工人员攻克了陆缆穿海实施难题,采用钢丝绳牵引的方式为电缆安装“外骨骼”,运用管道润滑材料降低摩擦系数,确保拖拽过程中电缆完好无损。

  整个电缆敷设工作在昨天中午完成,之后一周将进行压力测试。与此同时,两岛之间还将利用该通道埋设一条自来水管,从而解决上园山岛无淡水供应的问题。

  未来,“陆缆穿海”能源输送新形式将大范围应用于间距2千米以内的中短距离海岛之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有望实现中长距离的岛际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