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惠飞路段标段施工负责人王聪:
一天不来工地看看 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虞仁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01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老李,你把基准绳再拉紧点,侧平石别铺歪了”“你们几个砂浆记得经常搅拌下,干了影响地基质量”“拖车、拖车,往里挪点,人家司机转弯有盲区,说过多少回了”……
昨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早上7时,王聪就匆匆赶到项目工地。作为滨海大道(新城段西段)提升改建工程——惠飞路段二标段施工负责人,王聪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叮嘱”中开始。
惠飞路段工程东起浙大路,西至甬东军粮中心,全程2.6公里,共分为4个标段,主要为改善定海城区至新城的路面通行条件。
“这段路原本是双向2车道,车流量大,加上又是各类工程车和垃圾清运车的必经之路,高峰时拥堵很厉害,路面破损也很严重。”王聪告诉记者,改建后变为双向4车道,机非隔离,可以大大提升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将施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施工采取半幅路施工、半幅路通行的措施。
昨天二标段主要进行人行道侧平石的铺设,要求在一周内铺设完毕。工人先要在路基上铺上砂浆,再由吊车将每块重达300千克的花岗石料整齐地铺在上面,最后再进行人工校正。
“别看就像搭积木似的,其实技术含量一点也不小。”王聪告诉记者,首先砂浆的含量和用量就有讲究,要计算好沉降量,铺得要均匀,否则凝固完工后会出现高度不一的情况。工人后期的校正也很重要,吊车吊装毕竟不如人工嵌的细致。每天完工后,他都要来回走七八趟,看看哪里有不平整,哪里需要再改进下。
主修公路与桥梁专业的王聪是宁波人,200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了舟山。20多年下来,做了几十个项目了。“海天大道、体育路、东港防浪堤、普陀山索道我都做过。”说起这,王聪很是自豪。
多年的风吹雨淋,让王聪的脸黝黑且粗糙。“做工程有点四海为家的味道,只要不停工,你就必须在现场盯着。”王聪说,有时遇到管网铺设或路面浇筑,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通行,那就只能通宵守在工地。“现在也形成习惯了,一天不来工地看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在老家读初三的儿子今年就要参加中考,说起来王聪还是有点愧疚。妻子也偶尔会在电话里埋怨几句。“赔个不是,说点好话,家人也就理解了。”王聪嘿嘿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