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算盘情深
臻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17日 第 02 版 )
□臻妮
算盘,它是以前常用的一种计算工具,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档,档上钻孔,有十余根小棒,每根串上木头做的珠子,两颗在上档,每颗代表五;五颗在下档,每颗代表一。按方法拨动珠子做加减乘除等运算。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个视频,一位女士正在认真地打算盘,下面还加文字说明:这是50年前,樊校长教我的学算盘指法,他不仅教会用算盘知识,还教会了怎样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终生。如今很怀念他,也很感恩他!视频中提到的樊校长就是我父亲。
我思绪一下子回到半个世纪前。那时家里拮据,母亲没工作,全家日常生活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小学一年级有珠算课,我用的算盘是家里的老算盘。后来暑假期间,我跟着姑姑去水产加工厂做小工,翻晒鱼鲞每天赚伍角钱。盛夏酷暑,我挥汗如雨,起先没有经验,虽有手套,可手指仍然被鱼刺划破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我只是贴了一条橡皮膏,第二天还是照样去。得来的钱大部分给母亲补贴家用,小部分母亲给我零花,我不舍得买零食,就买了一面两元柒角钱的算盘,十分珍惜。
老师规定每天早晨要练习“打百子”至少5遍,要求在算盘上把自然数从1加到100,通过这种训练,熟练掌握珠算的加法口诀。我总要练习10遍甚至更多遍,因此每次上课打算盘,规定5分钟之内打完的题,我3分钟就能完成,全班常是我第一个举手说完成,受到表扬时同学总是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老师见我算盘打得快,人也勤快机灵,就叫我当珠算课代表大组长,班里4个小组长的熟练程度都要到我处验收通过,还把教室的钥匙交给我保管。
因要开教室门、验证组长打算盘,还要负责交本子、协助老师做好工作,事情多,所以我每天上学要比别人早到。有天早上半路碰到去劳动的人,狭窄的乡村小路上人流拥挤,我想这下要迟到了,就拼命向学校奔去,结果跑着跑着,被一块突出的石头绊倒了,“哐当”一声,拿着的算盘也甩出了老远。起来后觉得两个膝盖很痛,定神一看,算盘的框架变成了菱形,一个档被敲坏了,上面两颗子剩下一颗,下面五颗子变成三颗了,这可咋办呢?我哭着拾起撒落地上的东西,顾不得腿疼一路跑回了家,向母亲哭诉。母亲边安慰我别哭,边陪我去了修理店。
来到修理店后,师傅见状也劝我说不要哭,马上就能修好的。说着他拿着算盘把落下的三颗子穿进去放回原处,再把摔坏的框架扶正拼上,上下左右用手一搭,长方形的形状立刻出来了,接着又剪了两块很薄的铜片,在上面钻了孔,再用细小的钉子将它钉牢,把算盘的四个角都包好了,相当娴熟不一会儿就修好了。“小姑娘,好了,你看,这下比原来的更牢固,更漂亮了,是不是?”他指着金光闪闪的小铜片微笑着对我说。我破涕为笑。
从此后我对这面算盘更加小心爱护,每次家里搞卫生时,不管它有无灰尘,我总要把它擦一遍,使它看上去亮光光仍旧像新的一样。因为每天早上都要练习珠算,同学们怕麻烦都把算盘放在教室里,而我每天早上带去晚上带回家,始终与它形影不离。
暑假的一天,父亲到学校值班,我带着作业和算盘也跟去了。那时的学校是庙宇改的,中间有个走台阶的大戏台,左右两边有好多教室,外面有很大的操场,周围还有许多棵两三人才能抱住的大樟树,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去玩,我也是。正当我玩得起劲时,在操场上一位收稻谷的阿姨对一位叔叔说:这些谷子我们一箩一箩都过秤了,数据都记在这账本上,要等会计来算过才能知道总数。我见状就自告奋勇地毛遂自荐:“阿姨,你报数,我来帮你算。”“好。”她爽快地答应了。我拿出算盘,胸有成竹地把她报的数字一一加了起来,一会儿就把五位数的总数告诉了她。然后,叫她重新报过验算,两次数据重合,完全正确。她不仅当面夸我还在父亲面前赞扬我,我当时心里宛如吃蜜美滋滋的。
这面算盘整整陪伴了我小学五年初中两年,初中毕业后不用算盘了,可我一直把它放在书橱里,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后来在外地读书、参加工作,每当有人提起算盘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它,在家总会拿出来拨弄几下,回味过去美好的时光。
出嫁时,整理自己的物品,这面算盘不舍得放弃,与其他嫁妆一起带到了夫家,后几次搬家,它都被摆在书柜中。家里每每聊到算盘话题时,家人尤其儿子总要拿出他从网上买的算盘,与我来一场“打百子”比赛,我依然总能获胜。但于我而言,打算盘的快乐,远远超过比赛的胜利。
现在算盘几乎不用了,虽然依旧牢固、完整,珠子灵活,但也不再光彩照人,可我仍不肯丢弃,一直把它珍藏着。因为它象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着时代的发展。学算盘锻炼了我的意志,培养了我的毅力,也给我少年时代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是呀,愿我的故事精彩,愿我的回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