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的辩证思维

张泽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06日 第 03 版 )

  □张泽栩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而这一战略思想在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尤其是对舟山发展战略的谋划中就已萌发与实践。“舟山要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其中蕴含着丰厚的辩证思维,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首先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用联系的观点正视问题,跳出舟山发展舟山,跳出浙江发展浙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紧密联系,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主政期间创造性地将联系的观点运用于各项工作中。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舟山调研时指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舟山建设成我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蓝色通道’。”虽然当时的舟山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但其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5个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仅是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一条臂膀”,更是浙江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蓝色通道”。舟山不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建,以科创协同、产业合作、重大开放、项目建设、民生共享等为切入点,“跳出舟山发展舟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充分发挥“港”的优势,把港口、口岸贸易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港口为联通世界的新起点,以“舟山不仅是浙江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大格局“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在大力发展外向型海洋经济的航程上接续奋进,舟山港域撑起了世界一流强港“半壁江山”。

  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其次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与时俱进推动转型,推陈出新实现升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海洋渔业作为舟山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捕捞产量的不断提高,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接踵而来,舟山面临“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尴尬局面,传统渔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舟山调研时指出,“充分发挥‘渔’的优势,把舟山渔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要紧紧抓住当前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创造舟山渔业发展新优势。”舟山对此深入研究,推动传统近海渔业向现代远洋渔业转型发展,从追求“一网鱼”的经济效益转变为探索“一条鱼”的综合价值,创新渔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新模式,让“一条鱼”游出了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链。此外,21世纪初,舟山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尚未形成鲜明的旅游特色和文化内涵,仍处于“靠景吃景”的传统路子。习近平同志对此指出要“充分发挥‘景’的优势,建设海洋旅游城市”,舟山以此为目标引领,将佛教文化、渔业文化、海洋文化以及蚂蚁岛精神等特色文化与海洋旅游业深度融合,为舟山海洋旅游业的发展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海洋旅游业的迭代升级。

  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还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用矛盾的观点解决问题,一分为二应对挑战,重点突出推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舟山组讨论时指出“要辩证地看舟山。对你们来说,既要看到目前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又要看到海洋的潜力,充满信心,推进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肯定了舟山发展的积极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20年来,舟山重点抓住海洋渔业、港口开发、旅游资源、地理位置等积极因素,化优势为胜势,变潜力为实力,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跑出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加速度,实现了从偏远海岛向国家战略高地、从经济弱市向海洋产业大市、从传统渔港向世界一流强港、从海岛小城向现代海洋城市、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跃迁。

  2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之江大地上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提出“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站在地区发展实际和浙江发展全局的角度上擘画了海洋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20年后,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蕴含在“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中的辩证思维,沿着美好蓝图向海图强、向海开放,继续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深做大。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