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三个“聚焦”实现非警务警情快速处置
李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30日 第 04 版 )
□李琰
9月17日,市民胡先生拨打110报警,称三毛祖居游客服务中心附近水管爆裂,路面积水较多。110接警员当即确认这是一起非警务警情,随即告知对方:“您好,这不属于110受理的紧急处警业务范围,我们将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转接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由自来水公司受理……”
今年,定海公安以精细分流、跟踪督考、专群结合“三个聚焦”为发力点,不断探索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新路径,着力解决“事件难联、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等问题,实现非警务事项高效处置、闭环管理,为县域治理现代化贡献公安力量。截至目前,非警务警情分流率在40%以上,处置效率至少提升80%。
聚焦精细分流
推动事事有人管
移车、开锁、停水停电……大量非警务警情极大消耗着有限的警力资源,也制约了公安主责主业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以最快速度回应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今年,定海公安以区社会治理中心为中枢,横向协调12345、基层治理四平台,纵向贯通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打破数据壁垒,完善运行机制,联合出台《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基层治理四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实施意见》,明确11大类、55小类非警务类警情及10大类110报警服务台受理的紧急事项,制作警情类、非警务诉求、一般类的工单标准化模版,确保非警务警情“处置有流程、操作有规范、反馈有模板”。
针对矛盾纠纷、咨询求助等2大类10小类高频非警务警情,瞄准“再快一秒”目标,建立健全首接责任制和部门会商机制,有效解决职责不清、多头疑难等13个共性问题,实现非警务警情响应及时、高效流转。
聚焦跟踪督考
确保件件有着落
“非警务警情通过一键转接、三方通话,由专职人员跟进对接,群众诉求得到归口高效处理,深化解决了非警务警情挤占110平台资源难题,二次报警也减少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了。”定海公安情报指挥中心民警徐宏裕深有感触。
非警务警情绝非“一转了之”。定海公安将非警务警情分流列为全局重点工作任务,并扎实推动对接联动工作纳入全区平安考核,从分流情况以及是否回流进行跟踪督导、认真核查、专项整改、定期通报,倒逼职能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近日,定海公安主要负责人在区社会治理中心召开第三季度非警务警情分流联席会议,解决近期存在的争议诉求事项,总结复盘部门联动情况。为各类诉求找对“家门”,分准“婆家”,在各阶段和环节坚持全周期闭环管理。今年,先后开展非警务警情应急随时会商、联动座谈会、定期常态演练20余次,推动“一件事处置”升格为“一类事预警”,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向主动预防转变。
聚焦专群结合
实现处处有回音
“第一次听到‘政务110’,没想到解决问题这么‘色格’!”20分钟前,还吼得脸红脖子粗的某超市管理员陈女士,此时正咧嘴笑赞“政务110”办事又快又好。
原来,一群众报警,称该超市卖假货,接警员从电话中听到现场争吵声激烈,担心矛盾升级,在一键转接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同时,同步将此情况发送至定海“政务110”工作群。随后,民警与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赶赴现场,经检查,未发现售假问题。原本争锋相对的双方也在工作人员的调解中,握手言和。
群众连连称赞的“政务110”,是定海公安依托乡镇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会同综治、信访、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和“海山义警”“蓝天救援队”“青律队”等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力量及村社、网格等基层力量,共同组建即时响应、协同处置的104人专职队伍。通过“岗前培训+专项培训”“跟班学”的方式,重点突出录音点评、一事一评、案例复盘等培训内容,规范化开展业务培训23次,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理队伍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该专职队伍自5月1日试运行以来,共分流110非警务类信息3412条,日均分流17.12条,100%结案解决,有效节约警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下一步,“政务110”专职队伍将定期到企业、村(社)、站办开展会商,强化对各类矛盾风险的综合研判,着力提升预防预警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