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诚的双向奔赴
公羽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24日 第 01 版 )
□公羽
这几天,“竞舟”客户端的一则新闻让人倍感温暖:定海金塘一对年近七旬的失独老人开了个小作坊卖年糕,但苦于销路打不开,生意惨淡。志愿者们闻讯而来,通过微信群接龙订购、集市义卖、免费送货等方式,劲往一处使,为老人广开销路。
暖新闻的背后,藏着一个让人感动又心酸的故事。他们的独子7年前猝死后,留下了因生意失败欠下的高额债务。2021年冬天,夫妻俩婉拒救济,在家开了间年糕小作坊维持生计,也替儿子偿还部分生前债务。
我国法律没有关于“父债子还”“子债父偿”的规定,但是这对老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儿子的债务,尽己所能地恪守诚信。老人说,趁夫妻俩还能干点活,一些万把元的小债,总要想办法去还。在两位老人身上,自力更生、勤劳肯干、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熠熠生辉,让人敬佩。
两位老人奋力生活的背后,是对诚信的坚守,也是城市文明的闪光点。而志愿者们雪中送炭的帮扶,更给城市文明添了一抹亮色。据报道,在这场爱与诚的双向奔赴中,每年冬天接力帮老人卖年糕,已成志愿者们连续3年的“传统”。大家帮忙做年糕、卖年糕、寄送年糕,提供一条龙服务,并引来全社会爱心潮涌: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上门给予营业执照申请指导;金塘汽车客运中心愿意免费托运年糕;广大市民纷纷掏腰包接龙抢购;还有一些单位食堂采购年糕为员工加菜。有热心市民动情地说,自己买的不是年糕,而是温暖。
涓涓细流,汇成大爱。每年秋冬制作、售卖年糕,不仅是这对老人谋生和还债的渠道,更是他们的一份精神寄托。在志愿者的牵线和各方的爱心援助下,老人们的生活多了盼头,千岛之城也因善举而更加美丽动人。我们也希望政府部门做好帮扶“第一责任人”,为失独老人安度晚年提供更温暖的“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