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上小岛,家门口享实惠

朱丽媛 王田园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24日 第 01 版 )

摄影 记者 陈永建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王田园

  近年来,我市持续完善偏远海岛“菜篮子”供给网络,扩大配送覆盖面,进一步满足海岛居民对“菜篮子”商品的需求。

  11月21日,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与4位市民代表,跟随“菜篮子”工程车一起来到定海环南街道大、小盘峙岛,近距离感受小岛上的“菜篮子”流动集市。 

  ■民生·实事

  “菜篮子”流动集市开进20多个偏远海岛

  长期以来,海岛乡镇偏远渔农村对“菜篮子”商品的需求尤为突出。“两元钱的豆腐也要漂洋过海购买”曾是很多海岛居民之“痛”。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菜篮子”工程结合“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在全市偏远海岛开展“菜篮子”保供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保供配送模式,面向未开设农贸市场的悬水小岛,采取平价供应形式,解决岛上群众的买菜难题。

  如今,通过开设门店、订单式配送上岛、流动集市等多种途径,“菜篮子”保供配送网络已覆盖定海东岠岛、大猫岛,普陀柴山岛、葫芦岛,嵊泗绿华岛等20多个偏远海岛,打通了偏远海岛“菜篮子”保供配送的“最后一米”。

  今年1~10月,全市已开展订单式配送服务507次,开办流动集市9次,设直供店(点)6家,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

  ■民生·故事

  偏远海岛居民家门口买到“实惠货”

  当天上午7时50分,定海港务码头,“菜篮子”工程车和皮卡车装载着近2吨米、油、鱼、新鲜猪肉、豆制品等,开上前往盘峙的船。

  “来了!来了!”20分钟后,看着车辆缓缓驶入大盘峙岛大岙停车场,推着三轮车、自行车早早等候的20多名村民一拥而上,迅速将村里准备的简易桌打开,排放整齐。

  车厢门打开,身穿“菜篮子”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和几名村干部将40余种货物一一摆开。部分村民迫不及待地上前询价、挑选。

  0.5千克新鲜腿肉售价11.8元,1盒豆腐2元,一桶5升装葵花籽油55元……摊位上,“菜篮子”直供店的商品在零售价的基础上再打8.8折,食用油、大米等以批发价出售,纸巾等日用品还推出了特价。当天新鲜宰杀的猪肉,不一会就被村民们“抢”了个精光(见图)。

  “腿肉比定海的菜场便宜三四元一斤,还很新鲜,多买点。”家就在百米开外,但80岁的傅全花特地骑了三轮车,准备来个大采购。她挤进人群,“抢”下了一整个猪腿,随手又挑了一大块排骨。等不及将东西放上车,又去买了一桶油。“好足嘞,噶多东西才花了100多元。很多东西阿拉岛上买不到,这次可以吃挺长时间了。”看着手中满满的“战利品”,老人笑逐颜开。

  “还有肉吗?水果还有没有?”年近80岁的袁丽君坐着轮椅姗姗来迟,看着其他村民收获满满,她焦急地问道。对于行动不便的她来说,买菜是个问题。听说今天有流动集市,袁丽君匆匆赶来囤货。

  村民们透露,岛上没有农贸市场,以前大家想吃什么得坐船去定海买。即使一块豆腐,也得漂洋过海买回来。岛上不少村民年纪大出行不便,只能托家里人一周带一次菜。

  在小盘峙岛,流动集市也受到了村民的欢迎。60多岁的傅女士“抢”到1袋15公斤的大米,扛上肩就往家里搬。“蛮好,这次没有卖的东西,跟他们说一声,下次就会带上岛来。”她笑着说。

  油豆腐、豆腐、腿肉……74岁的陆家荣老人一口气采购了近一个星期的食材和一些日常用品。尽管身体还硬朗,但一想到出门买菜要“倒”两班船,老人就深感不便。“早上6点多出门,还得等船班,买好回家起码折腾小半天。遇上恶劣天气,摆渡船开不了,就更糟心了。”

  陆家荣算过一笔账:“我已经满60周岁了,自己坐船去定海船票免费,但骑电动车上船来回要4元。不满60周岁的,来回一趟要9元。出趟门的钱,可以买一道好菜吃了。”

  如今,“菜篮子”送到了家门口,陆家荣满脸笑容:“很多东西比定海菜场卖得便宜。现在生活好了,阿拉小岛老人也想多买点好东西吃。感谢政府隔海过洋为阿拉送来‘菜篮子’。”

  ■民声·说事

  海岛“菜篮子”保供如何更优化?

  免去漂洋过海的辛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菜篮子”工程送来的“平价福利”。亲身感受了流动集市的热闹场面后,市民代表们纷纷点赞,同时对我市进一步完善海岛“菜篮子”保供配送、提升服务等,寄予了更高的期待。

  市民代表徐卓君日常非常关注“菜篮子”工作,询问流动集市各菜品的价格后,她直呼便宜。“政府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老人在海岛上吃得好,子女也放心。”她笑着说,流动集市这种形式很好,希望开办频次能进一步增加。

  和岛上老人们交流后,市民代表朱海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流动集市的菜价挺便宜,但大盘峙岛站结束后再到小盘峙岛,物资品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个别老人会买不到想买的东西,建议后续能进一步丰富商品种类,提高备货数量。”

  市民代表王永娜则建议,在流动集市上同步提供如理发、修脚、修理家用电器等便民服务,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的惠众商家提供一些政策倾斜,提高商家的积极性。

  针对市民代表的建议,市菜篮子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武列表示,明年开始,将适时增加小岛配送场次,优化商品结构,后续会增加更多水果、冻禽品等。

  市“菜篮子”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将会以普陀为试点,打造偏远海岛保供2.0模式,整合“菜篮子”相关力量,建设数字化保供体系,优化运输配送方式、活动频次。在综合考虑各海岛面积和老年群体人数等因素后,建立“一岛一档”机制,因地制宜采取直接配送、间接供应等形式,进一步完善海岛保供配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