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两头洞”海蜇销售难问题 岱山双合村探寻强村富民之策
村企联建聚合力 共富工坊解难题
王倩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9日 第 01 版 )
□记者 王倩倩
本报讯 “今年加工了3000多斤海蜇,正好赶上共富工坊开放,让我们有了新的包装和销售渠道,现在只需抓紧时间打包就可以了。”近日,岱山县岱西镇双合村村民夏栋一笑呵呵地将一桶桶贴有“两头洞”统一商标的海蜇头、海蜇皮,运到了海蜇共富工坊。这家集产品展示、销售、科普、体验于一体的海蜇共富工坊已完成硬件装修,目前正在试营业阶段。
双合村加工海蜇有着悠久的历史。多年来,村民依靠集市叫卖、微信朋友圈宣传等方式进行销售,但有名的“两头洞”海蜇仍存在销售难问题。主题教育开展后,岱西镇将其纳入调研清单,围绕“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更好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致富增收”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决定在双合村开展共富工坊建设,推动行业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最近,在该镇党委牵线搭桥下,双合村与国能浙江舟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舟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签订了共富工坊建设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模式,推动共富工坊建设,探索一条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融合协调发展共富新路径。
“我们将以党建联建为抓手,综合集成双方资源力量,完善共富工坊建设清单,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解决实际难题。同时,我们将通过直播销售的方式,拓宽海蜇销路,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全面发展。”双合村党总支书记王斯斯说。
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双合村还在打造“两头洞”海蜇IP上做文章。据王斯斯介绍,今年夏天举办的首届海蜇文化节,通过“节庆+美食”的模式,吸引了不少游客到双合村看风光、品美食、住民宿,以此带动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今后,他们将依托海蜇共富工坊,推出岱西“两头洞”海蜇非遗研学游,邀请经验丰富的渔民教学展示海蜇制作方法,让游客体验海蜇捕捞、腌制等一系列过程,广泛宣传与传承海蜇的捕捞加工制作这一“舌尖上的非遗”。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针对主题教育调研时发现的双合花园示范村庄建设力度还需加强、业态布局不够丰富等问题,岱西镇不仅引入了优秀设计管理团队,整体推进双合花园示范村庄建设及常态化管理,还盘活利用闲置房屋,优化双合业态布局,对接小而特、小而精的业态项目,加大招引力度,希望通过项目落地进一步丰富业态,让双合花园示范村庄更具文旅吸引力,为村民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岱山县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就如何用好共富工坊这一载体,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探寻“渔农村强村富民难”破解之策。其间,共建设了“共富工坊”11个,形成“村企联建”项目20余个,初步形成村集体有产业、群众有收益、企业有发展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