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六横乘“海洋经济之船”逐梦深蓝
——追循总书记的舟山足迹
黄燕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9日 第 01 版 )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修造船忙 六横管委会供图
□记者 黄燕玲
2004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六横岛,就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进行考察调研。他指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浙江实际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不懈抓好落实。
近20年来,六横牢记嘱托,立足临港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绿色船舶修造岛、能源产业岛和大宗物资储运中转贸易基地,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近85%。
全球十大修造船企三家在六横
2004年,舟山中远船务有限公司(现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落地六横,总投资约25亿元,刷新了舟山最大投资建设项目的纪录。同年9月,习近平同志深入普陀区考察浙江海氏实业集团,接着又前往六横岛,考察了中远船务舟山修船基地。习近平同志对舟山发展临港工业的定位之一就是:船舶工业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修船造船基地。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服务工区主任、党支部书记吴海飞心潮澎湃。当时刚入职的吴海飞,和一群新职工一起聆听嘱托。“无论是对当时刚入驻六横的中远来说,还是对像我一样刚进企业的员工来说,他的嘱托让我们充满信心。”吴海飞说,习近平同志对船舶行业的厚望,让他看到了企业的前景、行业的未来。
近20年来,中远海运重工不负嘱托,跻身世界一流造船梯队,修造的船型从传统的散货船向豪华邮轮、超大型集装箱、VLCC等高附加值船拓展。
近20年来,六横不断开拓创新,修造船业朝着绿色、智能化发展。六横掀起了传统船舶行业涂装革命,以国际领先的高压水除锈、漆雾回收、机器人操作取代以前的喷砂、人工作业,助推绿色修船业蓬勃兴起。
2018年,“限硫令”颁布,六横岛上的船企主攻脱硫塔改造。2019年,六横4家主要船企联盟首推绿色修造标准,获省级立项。2020年,舟山绿色船舶修理企业管理规范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成果。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取得了亮眼成绩:全球十大修造船企三家在六横。
能源种类及生产储运能力稳居全省前列
2004年,浙能集团看到了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所在,决定在舟山部署煤电一体化工程,以突破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能源“瓶颈”,保障能源安全。六横综合性能源岛建设自此拉开序幕。
2014年,全国最大的“海上坑口电厂”浙能六横电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目前浙能六横电厂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两台机组预计明年建成投产,作为浙江省‘十四五’期间首个通过核准的百万千瓦级煤电项目,可年节约标准煤约13万吨。”浙能舟山煤电公司发展部项目发展专职王新鸿说。
在煤电一体化项目运行后,六横加大了能源岛的建设力度,进军绿色能源领域。
2016年,全省首个建成投运的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2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7年,六横电厂光伏发电站开工建设并实现当年并网;
2022年,承担长三角区域以及全国的气源保障任务的中石化浙江舟山六横LNG项目、浙能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同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构建集火电、风电、光伏、油品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六横岛的能源种类及生产储运能力稳居全省前列。
构建华东重要的大宗物资储运中转贸易基地
为进一步挖掘临港资源优势,六横这些年锚定大宗物资储运中转贸易基地建设,连续发力。
舟山煤炭中转码头于2009年正式开港,成为华东最大的煤炭转运码头;同年,中奥油品储运基地开建,二期工程已于今年完工。
“今年9月,我们的2号泊位正式对外开放验收,从3000吨级升级为15万吨级。10月,该泊位迎来首艘原油轮,这也是我们海港中奥首次接卸进口原油。”海港中奥党总支副书记宋电瑞表示。
升级后的液体散货泊位,年吞吐量预计超500万吨,使海港中奥的仓储、接卸及装运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储存、转运的油品也从石脑油向燃料油、原油转变。接下来,企业计划将5万吨级的泊位升级成30万吨级,预计于2026年初建成,为国际一流强港建设再添新动力。
2013年,华东地区最大的铁矿石中转码头运营商——武港码头公司在六横试运营。10年时间,武港码头累计吞吐量近3亿吨,六横也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和大宗物资交易储运基地。
六横公路大桥再添发展新动能
主动接轨长三角,加快功能布局,实现产业蝶变,六横的步伐坚定有力。
2022年11月2日,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正式开建。这个重大利好,促进了六横的项目招引。六横加快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和建设,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开建,今年开年便成功招引先进制造业项目6个。
六横管委会副主任李俊伟表示,面向未来,六横将围绕全市“一岛一功能”产业定位,把发展“可再生能源+储能+联合制氢”作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岛”建设的主方向,重点发展LNG、氢能、新材料、装备制造、港航物流等五大产业链。
【记者手记】
六横的精彩蝶变,是舟山牢记嘱托、坚定不移发展海洋经济的生动写照。
近20年来,舟山成为首个国家级群岛新区,先后获批舟山港综保区、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向海图强,舟山正朝着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扬帆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