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交警研发模型“神器” 精准查处疲劳驾驶违法行为

王凯 薛添翼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5 版 )

  □王凯 薛添翼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开5个小时车的?我的货车是私人拉货的,车上又没装GPS定位器!”近日,在定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一名货车司机因为交警提出其疲劳驾驶违法,不解地问道。

  “我们是有科技设备取证的,请过来看一下你连续长时间驾车的违法证据。”民警打开电脑,给司机展示了系统上记录该辆货车5小时内的过车记录。“6时11分,你的货车出现在环城南路……11时15分,你的货车在海印路,你连续驾驶时长已超5小时”。经过证据展示与民警解释,司机心服口服,承认当日因运货繁忙,跑了整整一上午没怎么休息过。随后,驾驶员接受了处罚。

  “连续驾车超过4个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为疲劳驾驶,这是一种极易肇祸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但因该类违法过程较难发现,证据较难收集固定。该如何破题?近年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围绕疲劳驾驶违法打击,不断挖掘数据潜力,开发出疲劳驾驶打击模型,有效实现精准打击查处。

  11月1日,一名出租车司机接疲劳驾驶违法通知后来到定海大队,坚持辩称:“那天我12点就跟别人换班了,只是车子连续跑了四五个小时,我没有疲劳驾驶。”

  “你看,这是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的驾驶人照片,穿的还是同一件印有小熊图案的白衣服,你自己看是不是你!”民警将该时段内的过车记录图片逐一展示,“这车是到下午3点多才换的班,驾驶员才换成另一个穿黑衣服的!”面对确凿证据,司机无可辩驳,老老实实接受了处罚。

  据了解,这一打击模型系定海交警首创研发,经试点应用后于今年10月起在全市推广。模型基于数据魔方平台搭建,无任何开发成本且移植简单。应用中以20分钟为临界点,自动切分研判我市的过车轨迹数据,从中筛选出连续4小时以上都有记录且相邻记录之间时差小于20分钟的涉嫌车辆。“对于涉嫌疲劳驾驶的,系统会固定证据并自动推送,由民警进行审核确定。目前准确率在95%以上。”定海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骞介绍说。

  该打击模型应用以来,我市交警已查处货车、出租车疲劳驾驶200余起,并实现了“零投诉”,表明受罚司机对模型采集的证据认可度高。此外这一“神器”上线后,在客货运驾驶群体中起到明显震慑效果。模型研判数据显示,近三个月的疲劳驾驶预警量同比降低30%。

  在严格查处疲劳驾驶的同时,我市交警同步加强了警示提醒,对客货运驾驶人、临界疲劳驾驶的司机发送提醒短信,提升驾驶群体安全行车意识。此外经积极建议,市政部门在市区范围内增设了700余个停车泊位,缓解了驾驶员停车休息的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