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强基固本提能“一条鱼”全产业链
吴建波 于奉月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03 版 )
□驻定海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于奉月
小微企业园完成工程量的70%,7栋建筑拔地而起,可入驻水产企业约20家;机器轰鸣,5台桩机奋战在新建中的中心渔港公共补给码头,力争码头明年6月投运……时值金秋,走进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到处是建项目、忙生产的繁忙景象。
发展的“进度条”不断刷新,是基地以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重点项目快落地、快投产的一项成果。今年前三季度,基地累计完成投资额8.7亿元,其中,今年安排的9个基础类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
聚沙成塔,筑梦未来。截至目前,基地码头渔货装卸进关量已累计完成59万吨,同比增加18%,预计全年可达65万吨,预计增幅5%,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度,持续助力渔农经济增长。
水陆并进 做强基建迸发新动能
今年8月,基地优品园路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并正式通车投运。验收区段道路总长约1.8公里,宽度16.5米,设置井头岙隧道一座,按公路标准中的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断面布设结合市政功能。
沿着兴业路一路向东北行驶,只见新修建的道路路面平坦,沿途厂房林立,只需翻过一小段坡路,新投入使用的大洋世家优品产业园便出现在眼前……
“这段道路可谓沟通基地东部区块与核心区的重要纽带,疏通了开发东部边缘地区的‘最后一公里’。”站在规划图前,基地规划建设部相关负责人王云龙指着海岸线上一块区域介绍,该道路串起兴业集团、大洋世家优品产业园等重要企业,尤其为大洋世家项目下半年的顺利投运提供了重要保障。“明年,深圳荣恒项目也将在基地东部开工建设,道路通车正得其时。”王云龙说。
建好码头强能力。在基地惠群远洋码头旁,长110米、宽25米的西码头中心渔港公共补给码头正在施工中。公共补给码头由1座码头平台、1座栈桥等组成,今年8月开工以来,施工方调用5台桩机打下一根根码头基础,下一步还将对港池航道进行疏浚,并建设护岸工程。
据了解,惠群远洋码头原来有3个万吨级泊位,远洋渔船的接卸与补给此前均在这3个泊位进行,近几年基地渔获物卸量连年增长,泊位已无法满足需求。“新码头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西码头中心渔港布局,改善渔船卸货、补给需求,扩大基地产能。”补给码头项目负责人姚俊羽说。
今年,基地还加强与属地政府联系,积极开展项目征迁攻坚活动,协调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完善供热、污水处理、道路、水电气等功能性项目,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
紧盯项目 持续招商引入新血液
塔吊高耸,钢筋林立。在金铂园路,中水金枪鱼研发加工中心的一层主体结构基本完成,每天,这个占地约24亩的精深加工园都在向上“生长”,主要建筑日渐成型。
今年4月,投资金额近2亿元的中水金枪鱼研发加工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将建设超低温、低温冷库及金枪鱼产品研发中心一座。明年6月投入使用后,企业在做好金枪鱼等产品的加工基础上,将进一步对金枪鱼鱼皮、鱼血、鱼骨等各个部位进行研发,生产各类不同的产品,拓展下游市场。
中水金枪鱼研发加工中心是基地通过招商引入的又一家金枪鱼加工企业。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要求,今年基地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截至目前已经引进企业21家,其中亿元以上精深加工项目3个,提前完成今年招商引资任务,并储备在谈项目5个,计划投资近30亿元。
宁波万泓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聚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总形象进度的40%……7个新建产业项目在基地落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走进基地的小微企业园,包括厂房、配电房、冷库在内的7栋建筑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工人正在进行外立面的涂装施工和内部管线铺设。“建成后,20个水产加工车间对外出售,8间冷库公用出租。”基地基建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基地码头、配套等完善的基础设施,总投资3.95亿元的小微企业园有效利用土地等资源,将吸引散布在基地周边和我市的小微水产企业,形成规模效益。
随着我市出台《新一轮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发展若干扶持政策》,基地紧盯高新技术企业、外商企业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赴上海、绍兴、青岛等地上门招商,达成10亿元项目落户意向。
逐潮踏浪,搭建“蓝色粮仓”。下一步,基地将围绕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和三个“一号”工程,践行“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要求,落实“一条鱼”全产业链建设各项工作,为远洋渔业强链、提能、升级,助力我市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本稿图片由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