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食堂:如何让幸福接力?

石艳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10日 第 01 版 )

市民在“幸福食堂”长峙如心西街店用餐 摄影 记者 张磊

  编者按: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话语权。在我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民生·民声”系列报道。中心记者邀请市民代表,一起看民生实事,一起听民声期待,实地体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所做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感受这座城市在回应群众呼声上的力度和温度。

  □记者 石艳虹

  ■民生·实事

  14家“幸福食堂”已建成

  满足我市老年人日常就餐需求,让老人在家门口“吃得饱”又“吃得好”,我市把“幸福食堂”建设纳入2022年、2023年市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合作共赢”,坚持公益导向、老人优先、普惠共享、多元参与、长效运行原则,优先保障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同时兼顾其他人群。2022年10月4日,全市首批4家“幸福食堂”在定海、新城、普陀3地开启试点营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幸福食堂”14家,辐射86个社区,惠及近9.1万名老年人,每日老年人用餐、社会用餐人数分别超3600人次、5400人次,配送餐350人次。

  ■民生·故事

  幸福,在唇齿间更在心里头

  餐台上,一盘盘精致的菜品摆放整齐,有荤有素,香飘阵阵…… 

  11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幸福食堂”定海中心店没多久,就有老人陆续进店用餐。

  作为我市首批开放的“幸福食堂”之一,这里每餐备有六七十个菜品, 每日就餐的老人有五六百人次,店里还设置了为老人提供义诊、理发等服务的“幸福驿站”。

  “就像自家的厨房一样。”王明春用轮椅推着93岁的婆婆杨银连进店,为“幸福食堂”打call。

  2019年,杨银连中风后行动不便,王明春就成了她的24小时贴身“保姆”。王明春告诉记者,做饭曾是自己每天最重的家务活之一,因婆婆“挑食”,夫妻俩辛苦做的饭菜常被“嫌弃”。有时,还得去外面的饭店打包菜肴。

  去年10月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开业后,这里就成了婆媳俩每天必到的“打卡点”:一早来吃早饭,吃完逛逛“幸福驿站”,再吃午饭。包子、肉饼子炖蛋、三黄鸡、红烧茄子……婆婆喜欢的菜,王明春牢记于心。根据优惠政策,能享受6折菜价,婆媳俩二三十元就能吃饱吃好。

  杨银连行动不便,在家闷得慌,特别喜欢出门转悠。“幸福食堂”里就餐的老人多,“幸福驿站”天天有活动,杨银连乐得“凑热闹”。

  在“幸福食堂”就餐的并非只有老年人,30岁的李阳同样是名常客。辽宁人李阳于今年5月被单位派驻到舟山工作。在定海逛了一圈后,他选择在“幸福食堂”中心店附近住下,自此每天在这里解决一日三餐。“环境很好,菜品丰富又清淡,比较健康。”李阳笑着告诉记者,对于吃的问题,他特地“考察”过,食堂服务员也在食堂就餐。

  为什么叫“幸福食堂”?一开始,李阳心存疑惑。就餐数月来,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是特意为老年人开的店,店里的管理很规范,服务也很温馨。‘幸福食堂’的幸福,在唇齿间更在心里头。”他笑着说,对于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而言,有这样一家价格公道、菜品可口的“食堂”,是身在异乡的另一种“幸福”。

  记者走访的“幸福食堂”定海中心店和如心西街店里,有很多“打卡者”:一名独居老人自从在“幸福食堂”用餐后,女儿再也不用每天新城、定海两地跑;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隔三差五来“幸福食堂”逛逛,打包带走一两个特色菜“打牙祭”……

  期待而来,满意而归,在家门口的“幸福食堂”,他们都吃上了“幸福饭”。

  ■民声·说事

  幸福,如何接力?

  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菜品丰富多样,服务热情周到……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不少点赞的声音。然而,如何让“幸福”接力?仍然是市民们关注的话题。

  “是不是所有食堂都做得很好?既然都挂了‘幸福食堂’的牌子,就要有统一的管理标准,确保供餐品质。”市民王丰一直是“幸福食堂”的关注者。实地体验得知各家“幸福食堂”运营主体不同的情况后,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说目前舟山只有10多家‘幸福食堂’,希望能开更多家,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吃上‘幸福饭’。”市民陈丽关注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她希望通过政府部门统一运作,让“幸福食堂”“上网”,方便市民“云上”了解菜品和点单。 

  在“幸福食堂”里,常常能看到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的身影。与记者同行的市民代表葛海勇有感而发:“‘幸福食堂’的优惠,是不是也可以进一步辐射到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

  身为“老顾客”的王明春则期待“幸福食堂”能针对老年群体,推出一些养生套餐,让一些有“三高”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幸福升级”。 

  有期待,亦有回声。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处处长徐荔荔介绍,下一步,“幸福食堂”将扩面提质,推动品牌化可持续化运作。一方面,将指导运营方持续优化菜品设置,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满足多样化点餐需求;另一方面,择优探索个性化试点,针对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不同类型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营养健康套餐。此外,还将引导食堂服务进一步面向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群体。

  “届时我们将联合专班成员单位和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监督规范工作,并就老年人就餐人次、食品安全、满意度等进行全面考评。”徐荔荔表示,考评结果将作为奖补政策兑现的依据,确保让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就餐安心、放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