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细节才会有货真价实的高质量
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08日 第 03 版 )
一叶扁舟
定海古城微更新工程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文房四宝园”项目到年底预计可完成总工程量的80%。未来,重新修建的奎光阁、钟书楼、文笔峰将与砚池等文物一起延续古城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值得肯定的是,整个工程秉持修旧如旧理念,不仅古建筑的门窗尺寸及样式、大门雕花、门头样式等争取恢复原貌,就连瓦片、青砖、石板、石条等也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老建筑材料,有的还想方设法从宁波、台州等地收罗而来(据《舟山日报》10月17日报道)。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复古,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这样的微更新必然慢工出细活,修旧如旧的定海古城值得期待。与此同时,这种专注于细节的严谨操作也将给城市打下深刻的烙印。
修旧如旧就得“抠细节”
重新修建的奎光阁、钟书楼、文笔峰将以怎样的“新颜”面对公众,很多人是颇为担忧的。旧物件荡然无存,古建风貌还能重现江湖吗?
难怪人们对正在微更新的定海古城心怀忐忑,因为“修旧如新”的仿古建筑并不鲜见,慕名而去的结果往往是扫兴而归。一些新造的古镇远看挺像那么回事,但身临其境就会令人浑身不舒服,一砖一木明显就是新材料新工艺,在这种假假的环境里,哪能萌生出怀旧的情愫?诸如此类的“旧”场景,拍拍古装戏也就罢了,想卖门票招徕游客多半会以失败告终。
“在微更新过程中,我们主打‘抠细节’。”定海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现场建设指挥部给出的态度令人感到欣慰,而那些留有青苔等岁月痕迹的老材料,以及深谙传统工艺的老师傅,更让人吃下定心丸。定海古城,看来会成为一座原汁原味的“旧城”。
重现“文房四宝园”无疑是极其困难的,但既然要建就得像模像样,否则反而会给古城添堵。好在,只要有了“认真”二字,办法总比困难多。争取每一块材料都是货真价实的旧货,每一道工艺都有出自定海老宅的原型,所有真实的细节也就有望让记忆中的“古建筑”重现江湖。
昔日的“文房四宝”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就是这个样”全靠细节来证明。事实上,人们并不苛求古建筑能“死而复生”,只想获得真实的感觉而已。就像看电影,明知是“假”的也不愿意看到任何穿帮镜头。那么,就只能用每一个细节上的一丝不苟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应该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
“细节决定成败”体现在方方面面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句名言,后来人们发现这句话可以体现在任何事情、任何场合上。定海古城的微更新,岂不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在一个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必须关注细节、强调细节,用细节来证明一切。也可以这样说,没有精益求精的细节,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宏大叙事。
“中国制造”似乎早已“无所不能”,但曾经却有人前往日本旅游时疯狂采购小电器甚至马桶盖。不得不承认,日本电器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得相当精致。一直以来,人们对德国工艺同样敬佩不已,人家的可取之处也在于细节上的认真态度,绝不将“拧三圈回半圈”简化为“拧两圈半”。相比之下,我们或许足够聪明,但却缺少在细节上的认真,这就难免导致产品质量略逊一筹。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不仅意味着机器的“鸟枪换炮”,也意味着对生产、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细节更加较真。只有生产出细节完美的产品,才能满足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我市制造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无不是追求细节完美的过程。推行数字化、智能化,不就是为了将细节优化到极致吗?
不能输在细节上,理应成为普遍共识。高质量发展就是由许许多多细节构成的,这里差一点、那里短一截,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关系重大。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件产品乃至是对公众服务,都需要像定海古城微更新那样专注于细节。
追求细节是一种态度
水平难分伯仲的跳水选手,决出胜负的常常是水花的细节;能力不相上下的单位员工,分出高低的往往是日常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提醒人们时时保持谨慎、处处体现完美。追求细节,应该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
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同样需要不断追求细节完美。眼下,各地政务服务窗口软硬件普遍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但即使如此也是“十根手指不一般齐”,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体验感、满意度也依然有差异,内中差距无非也在细节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做到数字加持更有效、人工服务更贴心,好上加好的努力永远在路上。
追求服务细节,就得惯于亲身体验,善于换位思考。我市公交站点配置了电子站牌,车辆动态可一目了然,车辆到站有语音提示,这无疑是一次服务提升。但有不少乘客尤其是老年人反映,一些站点的电子屏幕换页太快,还没看清楚就翻过去了,需要反复观察多次才能弄明白。优化一下设置应该并不难,也无须付出额外成本。问题是,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没能注意到这个细节?
有人或许会说,细节无处不在,要做到面面俱到疏而不漏实在不容易。此言不虚,但却不应成为容忍瑕疵的理由。试想,假如细节可以失误,“文房四宝园”建成后能让大家满意吗?正因细节容易疏漏,才更需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并建立查漏补缺的纠错机制,让每一个细节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