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奔赴魔都的忆苦思甜之旅

林苏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05日 第 02 版 )

摄影 蒲斌军

  □林苏丹

  上海这个城市,对嵊泗人民来说,隔海相望,意义非凡。小时候,它是一切梦想的所在,爸爸会从那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礼物,有冠生园的压缩饼干、漂亮的裙子、老鹰风筝,还有精致的新年贺卡……但每次去那里,不是看病就是探病,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仅限于医院病房消毒水的味儿。

  童年里唯一的一次难忘记忆来自于2000年的元旦,我坐着爸爸的渔船,经过清晨到傍晚,才到达上海的港口,就在爸爸的船员高低铺里做完了所有的假期作业。那时候,表哥还在上师大读书,姑妈带我去酒店吃大餐,我跟同席的一个小妹妹玩着椰汁混可乐,第一次吃到了做成糕点形状的蛇肉,感觉滋味还不如第二天那一碗分量十足的大排面。那晚,我牵着姑父姑妈的手走到外滩去看新年的烟花,却因为人太多被堵在了天桥上。千禧年的第一天,我看着周星驰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在凌晨三时沉沉入睡。第二天,爸爸带我逛了城隍庙,买了一件花色的棉背心,拍了一组艺术照,有一张背景是大熊猫的加了相框,还留在五龙老家那个五斗橱的橱窗里,里面的我留着短短的头发,笑得特别傻气。对了,我还在自动售卖机灌了满满一杯可口可乐。那天,紧紧抓着吸管喝得一脸满足的我,觉得幸福真的很简单。

  转眼到了大学刚毕业,因为有同学、朋友在这里,它又成了一个临时的避难所,让我失业失意的时候,可以找个借口过来玩。在这儿,我第一次笨拙地学会了坐地铁,小伙伴们带着我一起走过田子坊,去看小熊博物馆,听各种八音盒。走累了,回出租屋东倒西歪躺在床上看小说睡着,一如当年在寝室时……

  其实,工作稳定后,总想,总想好好看看这个城市,不带目的性,不是顺便,而是以游者的心态去探访……抛弃那些功能性的实用价值,获取一些深植其中的城市味道。最好,没有节假日的人潮汹涌,而是像普通的上海市民一样度过一个平凡的周末。

  上次“十一”,和妹妹同游,遭遇了各大景点的爆满,照片里都是人,无法还原其本来面目,各种焦躁和不圆满成了记忆的注脚。随后,就有了2019年的夏天与闺蜜的相约,有点说走就走、不见不散的味道,计划和意外都有,寒燕同学说你真“泡冲”,明明加班这么累了,周末还不宅在家里休息……哈哈哈,因为我怕时光虚度啊,毕竟懒惰总是很容易。我有一套补偿的歪理,让自己可以看看新奇的世界,汲取点活力,即便肉体疲惫,精神还是振奋的。

  到了南浦大桥,根据距离远近,临时给自己添了个海贼王漫展的行程,不期待多有趣,只是挺高兴跟有共鸣的人聚在一起,萍水相逢聊上几句。走的时候,离开地铁站,一名保安小哥看到我手里的海报还对我招了招手,估计也是个海贼迷……

  看完展,我就会合了寒燕同学,用一顿重庆串串的时间升华了下友谊,计划了下行程,然后抵达她的新住所。这是一个绿化不错的老式小区,连着些私家别墅,透着点高大上的奢华,她的出租屋就在其中,阳台上可以看见外面的繁华,里面则是一个女生最平凡的杂乱日常……风格迥异!这让我想起自己在萧山上班的荒唐岁月,我问她:“漂在上海,觉得苦吗?”她只是说:“很多年了,习惯了……”

  也许,我有我慢节奏的幸福,她有她快节奏的自在。我们虽许久未见,却依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这就够了,很庆幸感情并没有因为时间和距离走远。第二天,去眼镜城买眼镜,我傻乎乎不会还价,她出来后教训我人傻钱多烧得慌。我说:“大概跟你们在一起时,我永远是个傻白甜。”她淡淡一笑:“这也是一种幸福。”

  两天两夜,我们地铁串联了六条线,把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两人一起,可以吐槽漫威的新电影,可以去自然博物馆看花鸟鱼虫百兽,可以结伴吃顿自助龙虾。她总是给我一种很靠谱很心安的感觉。这种认真,带着大城市的井然有序。我们约定下次见面,可能是迪士尼,可能是一场有趣的话剧……

  新冠疫情的三年里,我又去过几次,有时候是在黄浦区看一场舞台剧,有时候是在闵行区逛一次博物馆,虽然偶尔还是会以各种医院为坐标向周边扩散,但却治愈了我人生中那段压抑繁杂的时光,拥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今年的“十一”,我意外改变行程,从定海跑到了上海,这次跑了两个医院,体验了一把中医理疗。30+的年纪,面对工作多了一点疲惫,好在还有闺蜜做伴。我们住在徐汇区的一个小旅馆,干完正事,慢悠悠地散步回去,看着沿路的风景开心地拍着晚霞,捕捉一瞬间的美丽。“原来地铁11号线的终点站就是迪士尼,原来路过拍到的古塔就在龙华寺……听说那里的素斋罗汉面很有名啊,要不明天去体验一下?”跟闺蜜说着说着又定下了后半天的行程。

  哎,感觉一个陌生而精彩的世界又逐渐展现在我的眼前,打破我日益重复的生活镜像。大概魔都真是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我想继续漫无目的地寻找,直到,直到解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