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风吹稻香领巾扬 劳动实践育美德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1月04日 第 03 版 )
点滴录丨周沫
近日,岱山县红领巾学院组织24名“小农夫”走进秀山稻田基地,开展以“风吹稻香领巾扬·劳动赋能促成长”为主题的农耕研学活动。田间劳动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劳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还在他们心间种下了热爱劳动、传扬农耕文化的种子。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即使是农村娃也很少干农活了。更为普遍的是,孩子们课业负担沉重,参加体育活动、劳动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与亚运赛场上生龙活虎的体育健儿反差强烈的是,校园里“小胖墩”“小眼镜”司空见惯。
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又要合理设置劳动课。中央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实践表明,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大学毕业生中也存在着抵触体力劳动的现象,只愿坐写字楼当白领、不愿进工厂下车间当蓝领,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劳动观念的形成、劳动技能的培养,亟需从娃娃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采取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劳动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大事,劳动实践是孩子们必须读好的“无字之书”。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学生建起更多更好的劳动实践基地,让“风吹稻香领巾扬”成为常见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