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尽显民生 共促朝夕美好
——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一老一小”工作开展情况专题询问
虞仁珂 阴冠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27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阴冠平
10月25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考试”——市人大常委会“一老一小”工作开展情况专题询问会在新城举行。市政府以及发改、民政、卫健、教育、财政等多个部门和部分县(区)、功能区负责人到场,接受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的询问,现场问得真,答得直,气氛紧张而热烈。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处处体现着民生温度。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了“聚焦一老一小 共促朝夕美好”的大调研活动,同时聚焦“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目标,将“一老一小”专项调研与《舟山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执法检查相结合,深入市本级、四个县(区)和36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调研检查,确保接地气冒热气的民情民意直达专题询问会现场。
调研组发现,定海区马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确保残疾人日常管理安全而大门紧闭,中心基本没有正常在运行,但享受着政府的相关补贴。
“如何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残疾人之家’一体化运行存在的问题,处理好资源共享与各自功能职责履行到位的关系?又如何完善督考机制,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芬芬率先发问。
面对直截了当的提问,所涉部门负责人没有回避,坦承不足,并当场给出解决办法及长效管理措施。定海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向该中心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民政部门将对享受政府补助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和布局逐一检查,发现问题作相应处罚直至取消补助资格。
将好事做好,关键是要用真心、动真情。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刚谈到了在长涂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了解的情况:老人虽然衣食无忧,但迫切需求的理发、修脚、助浴、缝补等生活照料服务提供不多,而中心提供的有些功能却又不能很好满足需求。
“委员的问题很精准,基层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功能闲置确实存在,充分暴露了我们的工作有点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岱山县政府有关负责人现场“检讨”。“下一步将抓细节、抓实效,整合服务项目,做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无缝衔接,做到更合老人心意。”
2022年,舟山人口出生率仅3.8‰,为全省最低。这顶“全省最不敢生的城市”帽子,让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叶亚君深深地担忧:“我市到底出台了哪些鼓励生育政策来有效缓解出生率下降的问题?”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对此,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已成立了人口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有关鼓励生育的政策,并对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考虑。“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生育二孩或三孩家庭,在全市范围内购房分别给予5万元和10万元的补贴。”
问答之间,有沟通、有互动、有述评,说得清楚,听得明白。
近年来,小学生午餐营养均衡和课间餐引发社会关注。身为学生家长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佳佳早前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10元一餐的标准,扣除人工成本后,孩子真正吃的只有六七元。”
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城区域小学食堂运行补贴已列入2024年的政府预算中,努力保证学生吃得好吃得有营养。对于家长关心的卫生和安全问题,市教育局负责人补充,今年选定了6所学校为数字化监管试点,家长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后厨情况,未来将扩大到更多的学校。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现场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直奔主题,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布局不够合理、康养联合体真正落地很少、打造家门口的多元化托育体系……被询问单位的负责人态度诚恳,认真回答。
场内热度不减,场外的人大代表和市民群众也纷纷通过场外连线和各融媒体平台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周伯翰代表关心的是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安静娜代表则关注辅助生育方面,热心网友提出了智慧养老闭环管理和推进新城区域青少年宫建设的问题,相关部门也都一一作了回应。
问者,有理有据,直击要点,显示了责任担当;答者,不离题跑题,不回避矛盾,彰显接受监督的勇气。此次专题询问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端等多平台全程直播,2个小时内,观看量达12万人次,共收到200多条留言。
询问环节结束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加快落实专题询问整改工作,深化改革促进服务提质增效,全力推动全市“一老一小”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老一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超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关注“一老一小”工作,对问题清单整改和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持续跟踪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