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启新程 开放合作谋共赢
——写在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圆满落幕之际
方智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27日 第 01 版 )
□记者 方智斌
这是一次继往开来的盛会。在“共商油气 共享机遇 共谋发展——加快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主题吸引下,霍尼韦尔、西湖化学、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BP等国外知名油气企业代表再度齐聚舟山,与国内行业大咖碰撞智慧、共育新机。
这是一次成果丰硕的盛会。19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涉及协议总金额737亿元;舟山跃居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发布“绿色船燃发展舟山宣言”、“浙江LNG价格”指数;上线“浙里有矿”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铁矿石港存现货交易全流程综合服务。
这是一次守正创新的盛会。首次举办“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石化新材料展,全面展示新材料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前沿科技和最新成果;生物基高性能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及应用等9个新材料、新能源项目现场路演,浙江省基金招商联盟成员、银行相关领域专家现场观摩并与项目方互动。
创造新机遇,推动发展红利共享
地处中国南北航线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舟山是发展油气、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交易的绝佳之地。
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6年来,舟山片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致力于油气领域的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的特色化、差异化改革之路。建成全国最大、单体全球前列的大型石化基地,形成原油年加工能力4000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油气储存能力3800余万立方米;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贸易港,累计油气贸易额2.7万亿元,年均增长64%;舟山成为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保税船用燃料油年供应量从挂牌前的106万吨提升至2022年的602万吨,发布全国首个低硫保税燃料油“舟山价格”;连续举办六届世界油商大会,搭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油气产业合作平台。同时,舟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枢纽,去年舟山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6.24亿吨、江海联运量3亿吨;液化天然气建成及在建总接收能力超2500万吨/年,占全国25%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以“共商油气 共享机遇 共谋发展——加快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为主题,向世界表明: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既要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更要推动世界共享发展的红利。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主办方介绍,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吸引了20余个国家超200家油气及相关行业的头部企业,参会企业嘉宾近600人,参会企业全面覆盖了油气全产业链各个细分行业。
美国霍尼韦尔UO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韦思成(Ken West)在会上捕捉到机遇。他说,现在有各式各样的投资机会进入到新兴的行业当中,这些合作此时此刻已经发生。未来会有大量非化石燃料能源来源,尤其是在中国。霍尼韦尔希望能够将这一切转化成新的机遇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香港万利集团业务早已进入舟山,目前月供船舶燃油三四万吨。公司代表杨媛女士是第一次现场参会,深切感受到舟山油气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并对未来发展和舟山打造东北亚保税油加注中心充满期待。她说,舟山是大量集装箱船在大陆地区的一个必经港口,越来越多的船舶选在舟山加油。目前,政府各方面政策都在支持油气全产业链发展,舟山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目前,舟山正致力建设亿吨级的油品储运岛群和全国最大天然气储运岛群,积极探索构建商业储备体系,全力打造海上油气储运枢纽。同时,舟山正致力建设国际一流的万亿级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集群,加快落地先进信息材料、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纤维等一批高精尖的制造业项目,预计到2027年产值突破6000亿元……新机遇让与会嘉宾心潮澎湃。
塑造新优势,提升发展新动能
阿格斯亚洲区石油市场及联席区域负责人卡尔·克莱梅尔表示,舟山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盘活周边产业链相关配套,继续吸引汇集油气贸易产业,大有可为。
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新征程上,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上,19个项目涉及协议总金额737亿元人民币,涵盖高端新材料、油气储运、新能源综合利用、基础配套保障等油气全产业链核心业务领域,其中拟落户六横的平恩尼龙新材料及氢能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达218亿元。浙江天然气交易市场、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浙江省能源监测中心联合发布“浙江LNG价格”指数,在国际国内LNG市场发出舟山声音、贡献浙江力量。
浙江是天然气消费大省,2022年全省天然气消耗量180亿立方米,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天然气价格。浙江天然气交易市场总经理葛宏韬介绍,“浙江LNG价格”指数的发布,将丰富天然气市场定价模式,助力市场化价格和市场化机制形成,为市场上下游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价格标杆,为政府宏观调控保送稳价提供决策依据。
做深做精油气全产业链。大会期间,主办方首次举办了“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石化新材料配套展示活动。包括韩国SK、德国汉高、日本信越化学、美国珀金埃尔默等著名外资企业和浙石化、新奥、万华化学、平煤神马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前来参展、洽谈,相关项目还进行了推介与路演。主办方介绍,举办该活动,目的是依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生产的大量化工基础原料和初级产品,延伸拓展石化中下游及新材料产业链,搭建石化新材料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推动舟山石化新材料产业发展。
和石化新材料配套展示活动一样,全球铁矿石贸易发展论坛也是首次在世界油商大会上举办,并正式上线“浙里有矿”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
借鉴油气全产业链发展经验,拓展大宗商品种类,推动铁矿石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舟山强力推进的“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让大宗商品交易、贸易参与者倍感振奋。
论坛上,富春有限公司、浙江杭钢国贸有限公司、新期(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入驻“浙里有矿”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分别与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佰掮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金网络(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拓展行业创新之路。
从油气到新材料,再到大宗商品,在“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高地”战略定位中,国内外客商看到了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聚焦新方向,引领行业新发展
节能减排是事关人类发展的大事。近年来,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迅速提升,国际新能源船舶数量得到快速增长。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庞广廉介绍,从去年开始,全球交付的新造船60%都将使用绿色清洁能源,一个新的船燃时代已经到来了。
在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上,船舶航运等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等就绿色船燃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发出“绿色船燃发展舟山宣言”,大家一致表示:要响应时代号召,共赴绿色航运之约。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裁刘明辉介绍,我国逐渐建立健全了从设计、制造到废弃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标准体系,与2015年相比,乙烯能耗下降1.5%,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危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5%,二氧化碳封存、普及和利用取得突破。预计到2025年,全国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9.8亿吨/年,成品油消费量将在2027年到2028年达到峰值,因此石油材料化和以化为主的深度炼化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产业将从大规模发展、大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转变,并向高端化、绿色低碳化等方向发展。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波鸣表示,我们要持续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投入,坚持低碳转型,携手打造绿色且经济的产业供应链。作为航运从业者,我们唯有把握韧性安全制度,高扬绿色科技之帆,才能驾驶航运业这艘巨轮,成功驶向更加美好的光明和彼岸。
10月25日下午举行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全球船用燃料及绿色航运发展论坛吸引了500多位嘉宾出席。来自国内外能源贸易企业、航运业领先企业和业内专家,围绕“国际航运减排的应对”“船用燃料及绿色航运发展”“船用绿色替代燃料,迈向零碳之路”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在智慧碰撞的同时,舟山正在积极行动。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积极探索创新,今年1至9月累计加注保税船燃529万吨,同比增长20.55%,并成功开展了全国首单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锚地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和全国首单港外锚地LNG加注业务。
在项目签约现场,记者看到新能源、新材料等成了大多数签约项目的关键词,其中包括平恩尼龙新材料及氢能综合利用项目、杰森船用生物燃料调和项目、鑫甬新材料项目、年产5000吨(一期)甲基丙烯腈及年产10万立方米PMI泡沫材料项目、浙江中科立泰年产三千兆瓦时储能系统建设项目等。
浙江天赋宏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签约了两个船用生物燃料油项目。公司副总经理刘德江介绍,生物柴油优势大,这两个项目也是国际海事组织推崇的项目。项目投产后,可以弥补舟山片区加注船用生物燃料油产量不足的问题,助推舟山绿色新型船用燃料油加注业发展。
聚焦新方向,引领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舟山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