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嵊泗县交通运输局——
当好开路先锋 力推交通共富
沈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24日 第 03 版 )
□记者 沈晏
【再回眸】
共同富裕,交通先行。
一年来,嵊泗县交通运输局立足“开路先锋”时代定位,聚焦交通发展关键变量,以决战决胜之姿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高标准绘就交通共富美景图,让生活生产更便利,为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夯实交通“硬支撑”。
【向未来】
奋进新征程,拼搏向未来。
嵊泗县交通运输局将发扬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突出“项目为王”,迅速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冲刺模式,力促嵊泗旅游交通集散中心、沈家湾交通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尽快完工;聚焦聚力提级港航产业,重点抓好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达产高产,重点保障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支线码头项目、LNG站线扩建项目建设;加速发力优化交通布局,有序实施陆岛码头场站提升工程,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推进花鸟特色游艇打造。
奋楫笃行、实干争先,嵊泗县交通运输局将在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上勇当开路先锋、交出高分答卷。
谋定而动 强化要素保障
嵊泗,是浙江陆域面积最小的县区,却有着最大的海域面积,两项面积之差在百倍以上,岛屿众多且分散。这种特殊性,给嵊泗交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带来了挑战。
把群众的向往记心间,越是困难越向前,嵊泗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专班化运作、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以责任“零懈怠”、问题“零回避”、进度“零拖延”的态度,深入贯彻落实《支持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梳理清单、制定计划,推动嵊泗交通多样化、品质化发展。
交通项目建设提速,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嵊泗县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与省交通运输厅共富专班构建常态化联系对接机制,推动嵊泗与省交通运输厅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打造“蓝色岛链”海岛交通特色样板;全力争取省市部门对嵊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一年来赴省、市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进行对接40次,成功落实2023年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资金6700万元。
积能蓄势 提级“港口引擎”
大项目满弓劲发,释放“港口引擎”澎湃动力。
5月13日,艳阳高照。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正式投产,标志着全球首家采用强力混匀技术的矿石精混加工基地成功落地,将推动铁矿石供应链加快升级,引领全球港口铁矿石精混服务新潮流。
连日来,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捷报频传:近日,混矿加工量突破百万大关,实现精混矿加工167万吨,装船48艘次;近期,舟山宝武精成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钢铁签订了1.5亿元的贸易合同,顺利落地嵊泗。
以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为缩影,嵊泗县交通运输局紧扣港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提能级、优布局、谋突破、强产业”上攻坚发力,全面推进《关于进一步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落实落地,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服务保障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支线码头项目、LNG站线扩建等项目建设,以补链增链强链为路径,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落地见效,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夯实嵊泗发展基础。
数据佐证成效。一年来,嵊泗县交通运输局累计完成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储备项目3个,招引海事服务企业16家、航运企业2家。截至8月底,嵊泗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524.3万吨,完成年度目标的67.2%。
透过数据,我们看到港口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港区能级不断提升,嵊泗正在积能蓄势,向“高”而行。
内顺外畅 完善交通格局
今年以来,城区至马关城市副中心第二通道正在抓紧前期方案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成果。“这条路网的规划联通,将进一步延伸路网框架,打通城郊融合发展‘最后一公里’,老百姓出行将更加安全快捷顺畅。” 嵊泗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惠民便民,提档升级岛内岛际道路交通,是嵊泗县交通运输局推动交通共富的重心。一年来,526国道嵊泗段改建工程全路段建成通车,小菜园和枸杞客运中心完成改扩建并投运,大洋、沈家湾等4个码头提升工程提前完成,嵊泗旅游交通集散中心项目即将完工,双龙大桥正在进一步进行可行性论证研究,花鸟北岙客运中心已完成设计方案编制,泗礁—花鸟—枸杞航线开通等,有效打通了主要乡镇岛屿的路网瓶颈,增强了民生出行和旅游交通保障,助推嵊泗旅游从“岛上游”向“海上游”延伸。
共富路上,要“内畅”,更要“外联”。嵊泗县交通运输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优化运输、出行效能,持续推进沈家湾综合客运枢纽、沪舟甬跨海大通道项目建设,南连舟岱、北通上海、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交通新格局逐步成型。
内顺外畅,便捷多元,嵊泗县交通运输局以交通“基石”铺就发展坦途,条条大道通共富。
本稿图片由嵊泗县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