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雕中的舟山元素

尹海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22日 第 02 版 )

龙头蝙蝠

蟹形荷花

  □尹海鹏

  舟山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历经一年多精心寻找挖掘了隐藏于舟山诸岛的120余块从宋至民国时期的古地雕,对其样貌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对其历史脉络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对其蕴含的吉祥寓意进行了详尽的解析,撰成《舟山古地雕》一书。在整理图画成册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这些代表着中国传统审美的图案,早就包含着丰富的海洋元素,以此证明着舟山的发展是华夏文明的一脉,也是如今舟山挖掘海洋文化内涵的重要借鉴。

  一、古地雕里的“舟山地理标志”——海水江崖纹

  古地雕中多次出现明清时代官员官服补子中有的海水江崖纹,除了反映舟山先民对“江山永固”“福山寿海”的祝祷外,还反映了舟山独有的地理特征,表现了舟山先民“一图双关”的智慧。

  海水江崖纹之三个立剑状山石即代表着“三神山”。所谓三神山指蓬莱、方丈、瀛洲。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而蓬莱、方丈、瀛洲,在舟山先民看来,向来和本土相关。民国岱山文人汤濬在《岱山镇志》写道“岱山本以乡名,自唐以来即称为蓬莱乡”。相传当年徐福曾到达岱山、东福山等岛寻找长生不死仙药,留下了种种传说。舟山百姓中也流传着岱山即蓬莱、衢山即瀛洲、东福山即方丈的说法。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写下气象雄浑的《渔家傲》。这是在建炎四年,她追随皇帝赵构在舟山一带躲避金兵期间而作。词中“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之句表达了她对“三山”的向往,也可能舟山独特地理位置、海天风貌特别符合她心里是对“三山”的想象,便触景生情。如此看来,海水江崖纹中“滔滔海水中,中央有三山”,十分贴近舟山的地理风貌,舟山可以借鉴海水江崖纹设计形象的地理标志。

  二、古地雕里有舟山的自然风光——荷塘景色  

  普陀山一些寺庙中的一块块古地雕,就是一幅幅平铺于地的自然山水画卷,从中可以看到荷花、荷叶、莲蓬、慈姑、芦苇、游鱼、水藻、海星、小蛇、螃蟹、蟾蜍、禽鸟、虾等动植物形象,将舟山群岛的自然风光特别是荷塘景色展示得淋漓尽致。诸如西天景区灵石庵圆通宝殿内古地雕,只见水纹涌动,水生植物枝繁叶茂、荷花竞开,两条鱼儿游戏水中,荷叶下,一只白鹭悠闲站立,一条小蛇悄无声息,盘绕其左腿之上。另一只白鹭见状,潜身欲探究竟。身后,一只小螃蟹双钳上举,紧夹水芹菜,一只蟾蜍蹲在右角,默默注视;两只池鹭则在高处,一只静卧莲梗仰头观望,欲要飞升,一只展翅飞来欲与相会。好一幅荷丛茂盛,禽鸟鱼虫竞自由的荷塘风景。

  三、古地雕里有舟山的特色海鲜——螃蟹  

  螃蟹是舟山人最喜爱的海鲜之一,大约400年前,舟山石匠艺人就已经把螃蟹的造型刻在了地雕上。在普陀山妙庄严路进香古道上,一株560年古樟树下,一块石板上雕刻着一朵荷花,酷似一只螃蟹,背甲、蟹钳、蟹腿皆由荷花瓣组成。“蟹形荷花”反映了舟山先民将本地特产螃蟹融入荷花造型的独特智慧。此造型世所罕见,为普陀山独有,也为舟山独有。

  四、古地雕里有罕见的吉祥瑞兽——龙头蝙蝠、文鳐鱼  

  古地雕里有着舟山独有的吉祥瑞兽,比如龙头蝙蝠和文鳐鱼。龙头蝙蝠地雕,也在妙庄严路古香道上。主图雕刻着一只长着龙头的蝙蝠,龙头刻画生动,须角分明,霸气威严,正张开大嘴,向下方喷水,溅起银锭一般的水花,从中可以看出瑞兽代表的福祉、兴隆、财富的吉祥寓意。这龙头蝙蝠形象独特,为普陀山独有,别地已找不到它的影踪,也许把传统的蝙蝠造型和龙结合在一起,是舟山人民的一种创意。

  文鳐鱼地雕,在普陀区葫芦岛翁家路天后宫大门内地面上。只见水纹之上,荷丛茂盛,中间一张荷叶尤显硕大、挺立。荷叶之下,一对飞鱼(文鳐鱼)相对而飞。文鳐鱼是《山海经》中提到的水中瑞兽之一。据《山海经》记载:文鳐鱼像鲤鱼,却有鱼的身子和鸟的翅膀,它的身上有青色的斑纹,长着白色的脑袋和红色的嘴巴,常常从西海巡游到东海,夜间飞行。它发出的声音就像鸾鸡的鸣叫,它的肉酸中带甜,吃了可以治疗疯癫病,它如果出现,天下一定会五谷丰登。瑞兽文鳐鱼纹样的出现,反映了舟山偏远海岛百姓对《山海经》的熟悉了解,彰显了舟山先民的文化自信。

  五、古地雕里有普陀山传说——八仙过东海  

  在普陀山一直流传着八仙过海的传说,汉钟离、吕洞宾等八位神仙不用舟船,各自凭借法器过东海,不料惊动龙宫,引得龙王率众与八仙斗法,胜负难分之际,多亏观世音菩萨从中调停,双方才皆大欢喜。这个传说被清光绪年间的石匠艺人用地雕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在法雨寺前海会桥桥面的地雕上,可以见到外圆边框内环绕着八仙的八件法器,除此之外,下方一只金毛犼立于海浪波涛之上, 背鳍直竖,颇具威势。其中海浪波涛代表东海;八件仙人法器暗指八仙;金毛犼为神兽之一,又名“朝天犼”,为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坐骑,暗指观世音菩萨。在地雕中不会出现佛菩萨、神仙等形象,即使需要出现,也是以他们的坐骑、法器来代表,体现了古人对佛菩萨、神仙等圣贤的尊重、敬畏之心。在地雕上用八仙法器、观世音菩萨坐骑、海浪波涛的组合来反映八仙过海的传说,体现了当年石匠艺人匠心的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