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直供菜市”惠民又富农

余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21日 第 02 版 )

  余墨

  国庆前夕,位于定海东瀛路的全市第三家也是迄今最大的一家“直供菜市”——檀枫直供菜市正式开门营业,主打“直供、低价”模式,让市民既可买到从田头直达摊头的新鲜蔬菜,又可购买来自连锁超市的直采商品、自由品牌、自加工产品。此外,位于新城的惠众直供菜市完成改造后也重新开张,为市民再添一家全新多元化的“直供菜市”(据《舟山日报》9月27日报道)。品种丰富的直供菜,在节日市场产生了可喜的“鲶鱼效应”。

  “降菜价”是市委市政府念兹在兹的民生实事。近年来,我市“菜篮子”工程多措并举推进降菜价工作,积极探索多样化经营模式,不断实现“菜篮子”产品质量更优、价格更低、供应更稳、效果更好。此次“菜篮子”携手“联华”打造“样板店”,争取实现农场直供摊位的蔬菜与批发价基本持平,想必又将掀起一拨“惠民潮”。

  在市民抱怨“买贵”的同时,农户也常常苦于“卖难”,以至于媒体要帮着“鼓与呼”,热心市民也时不时要帮着买“爱心菜”、吃“爱心果”。这似乎说明,从田头到摊头直销路没能完全捋顺捋直。檀枫直供菜市从种植、养殖、生产等各个领域,吸纳本地种植大户、畜牧养殖大户,以直销摊位形式销售,不失为惠民、富农“双向奔赴”。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舟山菜价贵的原因之一归咎于海岛土地有限、自供不足。殊不知,依赖“外来”不仅增加了中间环节和途中损耗,在推高菜价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本地菜的销路,导致本地菜农很难打入各大商超,只能“提篮小卖”各寻出路,遇到丰产时菜烂地头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样一来,又难免影响菜农的种菜积极性。檀枫直供菜市打出的“本地农场直供”招牌令人眼前一亮,“本地优先”的直供菜有望惠民又富农。

  当然,任何一家商超都难免利益驱动,新开张的“直供菜市”能否将“直供、低价”进行到底,还有待于经受时间的考验。檀枫直供菜市开业后,呈现了一些喜忧参半的现象。所谓的“忧”,是一些低价菜品在过了打折期之后价格重新回升,让人对未来的菜价走向不无担忧。而所谓的“喜”,是“生鲜零售价低于周边农贸市场15%”的预计并未实现,因为临近商超同样调低了价格,惠民价很快发生了连锁反应。

  这也充分说明,“降菜价”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起给力。只有培育更多形式多样的“直供菜市”,才能在充分竞争中挖掘出最大的降价空间,构建起最优的供给体系,从而彻底破解海岛菜价贵的难题,实现惠民又富农的共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