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活全域旅游“一盘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17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月湖
激活闲置、低效的小微空间,因地制宜打造15座共富风貌驿,这是我市今年持续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八大专项行动之一。今年4月以来,我市已建成定海小沙“心忆空间”共富风貌驿、定海“百里文廊”古樟驿、普陀“岛与书房”共富风貌驿、岱山“海岬公园”共富风貌驿、岱山鹿栏仙踪共富风貌驿、嵊泗海滨城市书房共富风貌驿等6座共富风貌驿,另7座也已完成土建施工(据《舟山日报》9月22日报道)。因地制宜建好这些共富风貌驿,有利于下活全域旅游“一盘棋”。
近年来,我市全域旅游持续推进,主客共享的海上花园城市日趋成型。虽则如此,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许多方面还难以满足不断井喷的多样化旅游休闲需求。就比如,随着“露营热”的兴起,公园绿地能不能搭帐篷一度成为人们争议的热点。露营需求需要满足,但从城市公园容量有限、维护困难等因素来说,又不能过多开放露营场地。显然,只有另拓空间才能破解这对供求矛盾。
相对于逼仄的城市环境,农村地区闲置、低效的小微空间足以搭帐篷、搞露营,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定海小沙在三毛祖居附近建起“心忆空间”共富风貌驿,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可供露营的大草坪,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方便抵达。这样一来,“心忆空间”为全域旅游补了缺,自身的特色优势也呼之欲出。目前,前来搞团建的游客络绎不绝,驿站已吸纳3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这也说明,打造15个共富风貌驿站,需要紧盯全域旅游这盘大棋精准落子,从而下出好棋、盘活全局。也就是说,任何一处驿站都谋定而后动,不能跟着别人下随手棋、被动棋,一哄而上搞同质化的农家乐、民宿,而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因地制宜地彰显特色优势。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全域旅游中的一个亮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民宿、餐馆、咖啡屋,大概是旅游景区的“标配”,坐落在一片古樟树林中的定海“百里文廊”古樟驿同样如此。不同的是,这里除了有住、有吃、有玩,还有“拿”。本地农户种植或制作的特色农产品,游客看中后自行扫码付款即可带走,还可以通过“滃山丰物”小程序在线上预约购买。这份随心所欲的想“拿”就“拿”,让很多城里人乐此不疲。
方兴未艾的全域旅游难免还有薄弱环节,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倾力打造15座共富风貌驿,正是下活全域旅游“一盘棋”的一次机遇。而能否发挥显著的共富作用,就是一个实打实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