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单集装箱船海上生物燃料油加注昨在舟完成
船舶加注生物燃料油无须任何技术调整,即可减少约20%碳排放量
陈逸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逸麟
本报讯 昨天下午5时,在舟山马峙锚地,加油船“思杰21”轮经过4小时的加注作业,顺利为宁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艘集装箱船“新明州60”轮完成约325吨B24生物燃料油的补给。这标志着全国首单集装箱船海上生物燃料油加注作业在舟山港域成功落地。
“舟山能够开展生物燃料油的加注业务,为公司传统燃料油船舶绿色降碳提供了一个新选择。”观摩加注的宁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加挺说。
据介绍,今年7月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全球航运业力争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陈加挺表示,采用LNG、甲醇、生物燃料等绿色清洁燃料,是航运业的大势所趋。
此次完成加注的B24生物燃料油混合了24%生物柴油,符合IMO船用燃料油ISO8217/2010标准,能够减少约20%的碳排放量,且与现代船舶发动机完全兼容,可直接在现有船型上使用,无须进行技术、安全、设计调整。
据了解,生物燃料油在新加坡等国际港口已实现常态化加注,但此前国内海上锚地尚无加注作业先例,各项运行制度、规范都需从零探索。
“前期在海事、海关的支持下,我们协调企业拿到了生物燃料油商品出口编码归类指导依据,并委托上海海事大学,完成了生物燃料油海上加注安全监管方面的论证评估,突破了两大制度瓶颈。”浙江自贸区舟山管委会综合协调局产业推进处处长毕志雯说,舟山探索形成的多项创新制度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加速打造绿色燃料加注服务新业态。8月24日,舟山港域完成全国首单海上散货船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此次全国首单海上集装箱船生物燃料油加注落地后,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国内首个在海上锚地实现2种以上绿色新型燃料加注服务的港口。
毕志雯表示,接下来舟山将进一步争取船用生物燃料混兑调和政策,攻坚新型燃料油本地油源问题。同时还将开展甲醇、氨等其他绿色船用燃料油加注试点,加快打造集生产、供应、交易、结算、综合海事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国际船用清洁能源加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