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拓水源,海岛引“活水”

——追循总书记的舟山足迹③

胡园园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第 01 版 )

大陆引水工程薄刀嘴近岸段铺管现场 嵊泗县供图

  □驻嵊泗记者 胡园园

  2003年5月13日至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舟山考察调研,其中一站便是嵊泗县小菜园海水淡化厂。

  同年7月,他对嵊泗海岛解决用水问题作出批示,指出要支持海岛发展需解决水的问题。

  始终牢记嘱托,20年来,嵊泗以保障海岛用水、促进海岛发展为目标,坚持海岛水源多元化开发,大力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建设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为海岛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难忘时刻】

  习近平同志考察海水淡化厂

  尽管过去了20年,今年刚从小菜园海水淡化厂厂长职位退休的王国华,仍然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习近平同志来的时候,是小菜园海水淡化厂投用的第3年。那时,整个厂规模还非常小,日产水能力只有1600吨。”王国华领着记者来到一组海水淡化设备前,“当年习近平同志看的就是这组设备。”

  2003年,当时还是设备维修工的王国华亲历了这段难忘时光,这也成为他职业生涯里的“高光时刻”。他说:“我们特别兴奋,认为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牢记嘱托】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习近平同志的这次考察,为水源贫瘠的海岛县打开了“活水”的思路。

  备受鼓舞的嵊泗人信心满满,向大海要水的力度不断加大。嵊泗县海水淡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4年3月,一组日产1000吨的海水淡化新设备在小菜园海水淡化厂开工建设,同年8月投入使用;

  2005~2006年,日产4000吨的海水淡化设备建设并投产;

  2012年和2017年,小菜园海水淡化厂又分别建成投产了日产4000吨的海水淡化五期工程和日产2000吨的三期扩容工程。

  2021年,为进一步扩大海水淡化能力,嵊泗又上马了新的海水淡化厂项目,设计能力近期每日1万吨、远期每日3万吨,已于今年7月全面投入使用。

  除了泗礁岛,在嵊泗其他主要住人岛屿,一座座海水淡化厂相继拔地而起。截至目前,全县海水淡化工程总投资约5亿元,分布在泗礁、嵊山、枸杞、大洋山、花鸟等岛屿,总规模达日产3.15万吨,基本满足全县的生产生活需求。

  “现在洗衣、烧饭,再也不用为水忧虑了。”已过花甲之年的唐女士,对于海岛的这一变化感受颇深。她至今还记得年少时彻夜排队取山泉水的艰辛。如今,这已成为老一辈人口中的“故事”。

  随着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海岛旅游业迅速发展,确保供水更充足、更安全,广拓水源势不容缓。

  向大陆引水的步伐加快。总投资4.8亿元的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被列入省重大民生工程,于2021年6月动工开建,设计引水规模为近期日供水1万吨,远期日供水3万吨。 

  近日,记者走进嵊泗洋山镇薄刀嘴岛,只见东北侧海面上,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跨海管线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就在半个月前,该工程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施工节点——薄刀嘴岛输水管道陆对海定向钻穿越工程顺利完成。

  “目前,大陆引水工程已完成总投资额的50%,计划于2024年春节前完成通水目标,整个工程预计提前半年左右。”嵊泗县水利局局长王国平表示,当前嵊泗正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

  【记者手记】

  水润民心,水兴则百业兴。海水淡化工程和大陆引水工程的实施,让嵊泗告别了“靠天喝水”的困境。如今的嵊泗正朝着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奋勇前行。

  嵊泗广拓水源之路,正是舟山引“活水”之源的生动写照。

  来自我市水利系统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日处理海水淡化能力已达66.5万吨。偏远的庙子湖、枸杞等海岛,海水淡化水使用率已达100%;已建成的一、二期大陆引水工程日供水量达30万吨,占城区生产生活用水的65%左右。如今,大陆引水三期主要节点工程已基本建成。

  “过去浙东这一带是缺水的地方,特别是舟山,一半的水都要靠这个引水工程。”今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绍兴市考察时深情回忆往事,海岛的用水始终是他的牵挂。 

  饮水思源,感恩奋进。舟山牢记嘱托,步履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