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充分共享是破解停车难的潜力所在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27日 第 03 版 )
简之
在汽车时代的现实语境下,停车难现象已成为普遍的“城市病”,而能否破解停车难则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城市秩序,这也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考验。根据新近出台的《关于推进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市今年重点在定海、普陀、新城、普朱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推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国有企业办公生产场所、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年底前不少于24家机关单位、8家国有企业、6个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将开放共享(据《舟山日报》9月5日报道)。停车设施错时共享,不失为治愈停车难的新解法。
错时共享,盘活车位也盘活思路
随着全社会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矛盾也日益凸显。最近几年我市各地已使出浑身解数增加公共泊位,但依然难以满足全社会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而且,城市空间以及道路资源终究有限,不可能无休止地扩增泊位。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关注既有泊位的周转率、利用率,让有限的车位发挥出最大效能。
一个基本事实是停车再难,最终所有的车子还是停下了。不仅停下了,还有很多车位都空着。这似乎说明,停车难很大程度上是车位的专属性强、共享性弱造成的。单位停车场晚上车走位空,附近居民小区却车满为患,而到了白天情况恰恰相反。假如能相互借用、充分共享,岂不就能缓解停车难?可现实情况却是,单位、小区纷纷用“铁面无私”的门禁系统将外来车辆一概挡在门外,宁可大批车位闲着。
眼下,越来越多的新增车位其实是以影响车辆通行效率为代价的。一边为了舒缓交通压力去拓宽马路,一边又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去占道划线,如此反复折腾终将耗尽城市土地资源,而拥堵现象却涛声依旧。相比之下,通过共享充分释放现有停车设施的潜力,更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从而促进汽车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停车设施共享,自然需要“公家”单位率先垂范做出样子,这也是由机关单位的公益属性决定的。每一家机关事业单位原本就是为公共利益而设立的,也是广大纳税人供养的。虽然全民所有并不简单地意味着谁都可以无序占有公家资源,谁都可以任意占据公家车位,但作为机关单位理当摒弃公共资源部门化,尽最大努力满足公共利益的需求。
因此,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情况下,向社会公众开放内部车位,正是全心全意服务民众的积极姿态。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干部职工把私家车开回家了,各单位的车位资源也就处于相对闲置状态。而这个时候,正是自驾游火爆、社会面停车难凸显的高峰时段,单位的富余车位为什么不能让公众分享呢?
中国社会向来有官风引领民风的传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向公众开放内部车位,必能在全社会引起积极的蝴蝶效应。如此,“闲人免进”“外来车辆禁止入内”之类的“禁区”自然日渐减少,停车难现象就会在开放、共享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缓解。可见,我市出台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必将在盘活车位的同时也盘活人们的思想。城市是我家,资源靠共享。与其大家都苦于停车难,何不抱团取暖相互借用?
智慧停车,能否接纳私家车位
机关单位带头,社会各界响应,大批原本各属各家的车位纷纷向公众开放,停车难现象或许有望得到明显缓解。而共享成果日益呈现必将进一步促进共享氛围的形成,让更多不同属性的车位加入到共享行列。甚至于,星罗棋布的私家车位也同样可以撤除地锁参与共享。果能如此,角角落落的停车显然就不会太难了。
相比于机关单位向公众开放内部车位,要求“私家领地”同样开放难度显然要大得多。这是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小区,让外来车辆共享车位或多或少会增加管理成本和种种不便,人们难免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利己心态,阻力可想而知。因此,在导之以义的同时还需酬之以利,这也是我市在推进停车设施错时共享中,允许企业、住宅小区停车资源合理收费的原因。
近年来,“智慧停车”管理范围不断拓展,总体而言既促进了有序停车又方便了停车收费。那么,“智慧停车”是否可以尝试接纳私家车位?更多企业、小区乃至私家车位参与错时共享后,允许一家一户各自收费难免出现管理困难和收支不便,如能将各种停车收费都纳入“智慧停车”体系,既可以让大家共享数字化改革的成果,又可以有效避免各自为政的收费乱象。这样做,在技术上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假如私家车位可以自愿申请加入“智慧停车”系统,在扣除管理成本后获得停车费收益,想必会有很多人跃跃欲试。开车离家后,闲置的私家车位随时可能产生赢利,岂不是解决了自己出门在外的停车费甚至加油费?即使因此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权衡利弊也是可以接受的。有这样想法的人越多,停车资源的共享性也就越强,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利好。
坚持数字化引领,通过机关单位带头,社会各界参与,促成全社会停车设施充分共享,应该是破解停车难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思路决定出路,有关部门应根据市里的指导意见,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典型引路、分类推广,有力推动这项工作往深里走,形成具有舟山辨识度的车位共享模式,不断增进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