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趁热打铁让鸭白线轮渡真正“火”起来
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17日 第 02 版 )
一叶扁舟
最近,往来于舟山和宁波的海峡轮渡好像又“火”起来了,特别是在不少社交平台上。曾经是进出舟山唯一“咽喉交通工具”的海峡轮渡,如今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一种新体验(据《舟山晚报》8月30日报道)。虽说海峡轮渡的“火”是甬舟高速的“堵”倒逼出来的,但游客意外收获的“怀旧之旅”仍不失为一份惊喜。如何趁热打铁让鸭白线轮渡真正“火”起来,从而成为一道别样的海上风景线,很值得一议。
“退居二线”还得发光发热
鸭白线曾被誉为“蓝色公路”,长期以来一直是进出舟山的主通道,直至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后才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轮渡始终在默默发挥着作用,在冰雪封路、事故阻路等特殊情况下更是一次次承担着“战备公路”的重要功能。很难想象,假如没有鸭白线的坚守,跨海大桥会不会沦为新的交通瓶颈。
今年夏季旅游高峰,舟山跨海大桥车流量呈现井喷态势,双休日尤其拥堵不堪。很多网友在堵车现场吐槽“再也不敢来舟山了”。但牢骚归牢骚,普陀山的魅力、梭子蟹的美味依然吸引着滚滚车流。在这种情况下,轮渡又“火”起来毫不意外。在高铁尚未登岛、大桥日显忙碌的当下,“退居二线”的鸭白线轮渡看来还得继续发光发热。
事实上,即使在寻常日子里,舟山跨海大桥的车流量也越来越大,“上了高速反而减速”成了舟山的一个“怪现象”。杭绍甬高速即将成为全国首条不限速高速公路,甬舟高速也该乘势而上。毫无疑问,鸭白线能否发挥更大的引流作用,直接关乎舟山跨海大桥的通行效率。
看来,作为昔日舍我其谁的“蓝色公路”,鸭白线轮渡不能仅仅满足于旅游旺季昙花一现式的“火”一把,而更应寻求常态下的持续走红。当然,时代变了,交通面貌也今非昔比,渡轮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转型升级,突出功能化、彰显服务性,以全新姿态迎接南来北往客。
货车走轮渡能否成常态
舟山跨海大桥是连接大陆的“华山一条路”,集民生交通、旅游交通、货运交通于一体,焉能不堵?尤其是,随着舟山经济升温,往来大型货车越来越多,也就使大桥变得越来越“窄”。正因如此,舟山跨海大桥曾在全省率先试运行超载超限入口劝返系统,并在“周日大流量”期间首次实施货车临时交通限制的管制措施,周日往宁波方向的货车午后禁止上桥。
假如将货车走轮渡这种“非常举措”常态化,无疑能极大地提升舟山跨海大桥的通行效率。问题在于,这样做是否有损货车的路权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物流效率?这得从实际状况说起。眼下跨海大桥日趋拥堵,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都跑不畅快,而且还增加了事故概率。“拥堵不经济”,谁的路权都保障不了。实行客货车分流,应该对各方都是一种解脱。
车流量高峰往往出现在旅游旺季尤其是双休日,而货车流量则相对比较稳定,交给轮渡可以实现运力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来往通畅。从鸭蛋山到白峰只有45分钟左右航程,顺风顺水并不比走大桥慢多少。而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货车走轮渡,车可以省油、人可以歇脚,还可以将渡轮费设置得比过桥费略便宜,这样一来综合效益显而易见。
当然,实际情况或许会比想象的要复杂,面对多样化的通行需求,规定货车一律走轮渡难免显得生硬。因此,客货车分流应尽可能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来实现。运输企业对费用最为敏感,选择轮渡本已显得相对实惠,假如政府能够再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利诱之,货车走轮渡也就会显得顺理成章。
打造“怀旧之旅”的浪漫氛围
据轮渡站工作人员介绍,自从2009年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轮渡上主要是两类旅客,一类是因为跨海大桥拥堵,导航选择躲避拥堵的旅客;另一类是带着孩子,专门过来体验坐轮渡的。这次也是一样,很多游客就是奔着轮渡来的,而一些无奈选择走轮渡的游客也很快更换了心情,忙不迭地拍照发朋友圈,让“踏浪行”的欢乐在网上尽情发酵。
人总是那么爱怀旧,从前苦于舟楫出行之苦,日盼夜盼大桥飞架两岸、天堑变通途,而如今却又思念起轮渡上吃过的快餐,没坐过轮渡的外地游客更觉得把汽车开进“船肚子”,然后经历一番海上航行,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需求就是导向,鸭白线轮渡大可开启“怀旧之旅”,让自己成为海岛旅游的第一站。
在前来舟山自驾游的游客中,愿意坐一趟轮渡的或许大有人在。果真如此,就可以既为大桥减负又给游客添乐,鸭白线轮渡应不难赢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那么,就应该聚焦游客的需求,把原本纯属交通工具的轮渡打造成“流动的景点”。原有的快餐之类是很多人难忘的记忆,当然应该继续保留,但同时应增加舟山特色小吃丰富游客的味蕾。船舱以及甲板也应进行游艇化改造,从而更适合海上旅游观景。打造“旅游专渡”,开启预约之旅,鸭白线或许能继续“火”下去。
海峡轮渡与跨海大桥,在交通功能上应该是互补关系,而在运行管理上则应该是竞争关系,这样一来全社会必将成为越来越好的最终受益者。在大桥时代,鸭白线轮渡似乎处于弱势地位,但完全可以通过拉长短板、彰显亮点来争取未来。以高性价比吸引货车,以强体验感满足游客,“蓝色公路”完全有望凭高品质服务赢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