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享有服务”到“参与服务”

文明实践站引导市民“双向循环”

翁青青 翁盈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7日 第 01 版 )

  □驻普陀记者 翁青青

  通讯员 翁盈昌

  本报讯  日前,在位于沈家门滨港路的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辅导员手把手教10余位渔嫂学扎花技术。实践站门口,一群身穿红马甲的渔嫂志愿者,正在给行人按摩、理发、磨刀。

  去年7月,沈家门成立普陀区首个镇(街道)级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站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致力于让更多人从“享有服务”到“参与服务”,越来越多的渔港人成为文明的受益者、倡导者、参与者,“双向循环”已渐成新常态。

  目前,沈家门街道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设有“渔港先锋”“渔港名嘴”“活力渔港”等8支队伍,常态化开展送医送物、理发维修、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同时,推进“一老一小”助餐、助行、助洁、助医、助急“五助”帮扶,为渔娃渔嫂及广大市民送去暖心服务。自文明实践站建立以来,已累计服务285场次,信用时长超20万小时,受益群众近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