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抛洒滴漏应该年年有进步
余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2日 第 02 版 )
余墨
水产运输车抛洒滴漏问题虽已整治多年,但现实情况却是喜忧参半。舟山国际水产城源头管控较为严格,周边的渔市大街、兴建路主次干道路面基本未遭污染,周边群众对空气也颇感满意。但到了双桥收费站却是污水满地、腥臭熏人,加油站变成了“排污站”(据《舟山日报》8月27日报道)。如此“冰火两重天”,反映出区域治理的明显差距,整治抛洒滴漏应该“年年有进步”。
水产运输车滴漏抛洒不仅带来异味还腐蚀路面,但一直以来人们都抱以宽容的态度。这大概是因为,水产运输线是渔业经济的血脉,在无法避免滴漏抛洒的情况下只能“特车特办”。这就如汽车尾气虽然会或多或少地污染空气,但只要在标准范围之内,大家也只能容忍。否则,大批汽车趴窝,整个社会就会停摆。
然而,社会在进步,城市的环境标准也在提升。随着技术进步,汽车尾气也在变得越来越清洁,“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更是快速普及。在建设海上花园城市的现实语境下,水产运输车一路腥臭已与环境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水产运输车依然因陋就简抛洒滴漏就显得难以容忍。进出舟山的危险品运输车辆以及油罐车都可以做到安全密封,为什么唯有水产运输车改不了抛洒滴漏的老毛病?这无疑与技改推进不力、整治深化不够不无关系。
舟山国际水产城管理与服务并重、人管与智管结合,取得了明显整治效果,这说明抛洒滴漏绝非不治之症。一些司机也表示,做到滴水不漏其实并不难。车子可以进行密封性改造,出水产城时主动在放水点放一次水,上跨海大桥前再放一次水,运货行程中就基本不会抛洒滴漏。
然而,由于管理不严、设施不全,双桥收费站成了污水满地的“自由排水点”。目前,市城管局正在考虑在货车行驶路线新设专门的排水点,后续还会与交通执法部门一起进行联合执法。可以相信,抛洒滴漏的情况将会随之好转。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原本就设立过3个排水点,其中一个就在双桥。但眼下除了水产城内的排水点还在使用,其他均已撤销。同样,似曾相识的联合执法也曾如火如荼,只是鱼汛过后也就偃旗息鼓。那么,抛洒滴漏是否要像台风一样每年都骚扰城市若干天,然后相关部门再重起炉灶开展整治?
抛洒滴漏现象虽然是鱼汛季节集中出现的,但水产运输车的标准化改造却应该常态推进,相关的排污基础设施建设更应未雨绸缪。既然老办法解决不了老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就该创新思维、创新手段,驰而不息地攻坚抛洒滴漏治理难题,变年年重复为年年进步,努力使美丽舟山“不闻海腥,只见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