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海上文明实践“舟山样板”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265艘;全市23支专业志愿者队伍,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600余次,惠及群众约35.6万人次
方智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2日 第 01 版 )
□记者 方智斌
本报讯 昨天上午,我市在普陀召开“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下步工作任务,推进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奋力打造海上文明实践“舟山样板”。
去年6月,我市启动拓展海上文明实践活动顶层设计,并于当年10月印发《舟山市拓展“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设任务。探索建立“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旨在把志愿服务从陆上延伸到海上,满足海岛群众、海上作业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共享“一个也不能少”。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265艘,实践中心4个,实践点26个。全市23支专业“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累计开展群众性主题文明实践活动9600余次,惠及群众约35.6万人次。舟山市“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还获评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省宣传文化系统共同富裕最佳案例等荣誉。
建设新时代“海上文明实践号”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有益探索和具体行动,是创新海上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精”字,做好渔业渔民、海运海员、海洋管理服务等扩面工作;围绕“活”字,用活资源、灵活方式、激活要素,抓好创新深化;围绕“合”字,为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建设、文明实践服务开展提供保障,打造硬核品牌。
当天,代表们还现场观摩了沈家门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舟山国际水产城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及普陀区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了解了普陀区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号建设和运行情况。据介绍,目前普陀区已基本形成实践站全域覆盖、特色“点”“号”队伍持续壮大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