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羊府宫《渔汛禁约碑》考释

楼正豪 龚忆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1日 第 05 版 )

  □楼正豪  龚忆梦

  《渔汛禁约碑》立于舟山市岱山县东沙镇铁畈沙小岙山羊府宫内,高146厘米、宽78厘米、厚6厘米,刻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其碑文如下:

  渔汛禁约

  一议每船出钱五百文,作为演戏办酒之费。余则存放,以备公用。

  一议如有不肯出钱者,伊若失网,不涉议内之事。伊若拾网并犯规等情,公追公罚。

  一议失新网者,每口出谢钱壹百文;失旧网者,每口出谢钱五十文,照数归于拾网船人公分。

  一议拾网者,无论上洋头、下洋头,均应取偿归还,其失网者毋得冒认。

  一议洋中失网者前插标竿,拾网者后插标竿一日。倘失之者望见网仍在洋,拾者只许带、不许拔。

  一议下风失网、上风拾网者,见有标竿,其船不得驶开,至欲过船认网,毋恃强阻执。

  一议下雾天气,只许出网,不许抛船。又网落溜界,只许割自己之网。

  以上违者察出,均议罚戏壹台。

  一议拾网者,船拢涂头上岸,随即报明大众,毋得隐瞒。倘至过后别人报清其网,公同追还,谢钱充公,议令罚戏壹台,请各船户饮酒,并令罚钱陆拾千,除归报清人钱念千,其余充公。  

  一议会同议罚之时,倘各船户有一徇情不到者,罚戏壹台。其犯禁者倘敢恃强不遵罚规,公同鸣官究办。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上浣吉旦公立。

  羊府宫是供奉羊府大帝的民间信仰场所,坐东朝西,由前后大殿、南北厢房、照壁等构成,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嘉庆二十三年(1803)扩建,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羊府大帝之身份在民间说法不一,有说是乾隆年间岱山一位姓羊的船老大,有说是西晋将军羊祜,有说是唐代明州刺史羊僎,其信仰在苏浙闽一带广为流传。渔船出海前,渔民都要去羊府宫祈求保佑,拢洋回来捕到的第一条大黄鱼必是供养羊府大帝。据统计,舟山历史上自清乾隆朝以来,在本岛、岱山、秀山、泗礁、黄龙、嵊山等岛屿共建有羊府宫9座,现存6座。

  《渔汛禁约碑》镌刻了关于出海时丢网或拾网情形下,渔民之间的约定总共9条,是由各帮渔船推举柱首,延请董事,在羊府宫内成立议事机关,共同订立的条款。第一条为总纲,要求每船出钱五百文,作为演戏办酒的费用,剩余的存放起来,以备公用。第二条规定不肯出钱之渔船,若在捕鱼作业中失网,议事会不作处理,如果拾网并有犯规行为,公家将追回并作处罚。第三条章程是如果渔船丢失新网,由船上每口人出谢钱一百文,交给拾网船人平分;如果丢失的是旧网,每口人则出谢钱五十文。第四条要求无论是在上洋头或下洋头,拾网者均应取偿归还,失网者不准冒认。第五条规定为使一目了然,失网者应在船前插标竿一日,拾网者在船后插标竿一日,倘若失网者已在洋上见到所失之网,拾网者只许将网带来,不许拔掉船后插标。第六条要求在上风处拾到网的渔船,若见到有在下风处失网、于船前插起标竿的渔船,其船应作停留,不得驶开,有船开来认网,不得强行阻拦。第七条规定船只航行时,若遇下雾天气,也得下网作业,不准抛锚。因为雾时抛锚不安全,他船看不清,容易撞上。但网在海上范围较大,即使有船相近,也有网的阻挡。如果侵犯他人渔区,只许割自己之网。以上7条若违反被查出,则罚戏一台。第八条规定拾网渔船上岸后,应立即报明大众,如若隐瞒,事后被告发,不仅要追还,谢钱也得充公,罚戏一台,并请各船户饮酒。最后还要罚钱陆拾千,除赏给举报人贰拾千外,其余充公。第八条章程是总结,当议事会商议处罚之时,倘有各船户屈从私情不参加,罚戏一台;倘有犯禁者恃强不遵罚规,议事会将报官查究。

  《渔汛禁约碑》通过议事会订立公约的方式,引导渔船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以确保渔业秩序,维护渔民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