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历史的见证:探寻英国馆藏舟山史料
姚艳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9月01日 第 05 版 )

英国海军军医爱德华·霍奇斯·克里




克里日记里的描绘舟山风土人情的水彩画

克里日记里的舟山地图
□姚艳波
5月起,英国博物馆推出特展,名为《晚清百态(中国被隐藏的历史)》,馆方表示,这是全球第一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社会面貌的大型特展。展出的许多珍稀中国文物,尤其是轻易看不到的《南京条约》原件,讲述了清朝最后100年的宫廷、民间日常生活;军事、艺术发展和全球交流等情况,让人不由想起19世纪鸦片战争这段不能淡忘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博物馆的一幅舟山地图同时在英国图书馆展出,地图解说词如下:
“舟山定海县地图 1848年之前的中国舟山
这幅地图描绘了位于中国东海岸附近的舟山岛。自18世纪末以来,英国曾试图获得这个重要的商业港口岛屿,以在该地区为英国商人建立定居地。地图标注了一些战略要地, 如防御工事、军事哨所和主要道路。”
解说词下面还用拼音表示“定海县志舟山群岛图”。
该地图是由劳伦斯·沙德威尔(1823~1887)捐赠给英国博物馆的,他于1841年至1851年期间随第98团在中国和旁遮普服役,并在1842年英国军队占领舟山后驻扎于当地。
英国藏有很多舟山这一鸦片战争主要战场的相关史料。本人在英国访学期间走访了英国的图书馆以及博物馆,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尤其是官方史料记载之外的书信日记手稿、水彩画、地图、照片等。
在英国图书馆,关于鸦片战争,除了政府官方文件和书信,更重要的是私人回忆录和日记。如托马斯·T·皮尔斯少校的“1840~1841年两次中国探险之旅”,详细介绍了英国入侵和占领舟山情况;皇家海军助理外科医生休·亨利·默克的书信是1840~1841年英军入侵舟山岛并在舟山岛上生活的第一手资料。隶属第41马德拉斯步兵团爱德华·普里斯科特·科顿中尉其妻信记叙了1842年6月至9月他在舟山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位于皇家植物园丘园附近的英国国家档案馆藏鸦片战争期间有第55军团和第18军团对舟山整个岛屿的勘测;位于卡莱尔城堡的皇家边境军团博物馆藏有鸦片战争期间许多从舟山定海带回的精美的手工艺品;英国国家军事博物馆藏有珍稀藏品,包括收藏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舟山的图片。
在走访中,最有收获的是看到了位于格林威治的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藏有的珍贵的英国海军军医爱德华·霍奇斯·克里(1814~1901)的21卷日记手稿。
克里于1837年以助理外科医生的身份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海上度过。
从他加入海军的这一天开始,他接下来20多年的生活被完整地记录在他自己非凡的日记中。其中,最为世人关注的是克里1839年9月至1843年4月在英国海军运兵船响尾蛇号服役期间远赴远东和中国,亲历了中英鸦片战争。克里所在的舰队从新加坡出发,1840年7月2日到达舟山海域:
2日,星期四。天一亮,我们起锚前往舟山岛,但风势变得微弱。轮船拖曳着大型船只前行。许多中国帆船只在远处跟随着我们。岛屿众多,星罗棋布,多山,耕种良好,风景秀丽。
下午,风力减弱,我们在舟山航道抛锚。潮汐非常强劲,漩涡有时会使我们转向。当地人口众多且勤劳。
克里在其日记中以同情和坦率的方式对战争进行了描述:
4日,星期六。所有的船都起锚了,但风几乎停息了。韦尔斯利号率先,由女王号(印度海军)拖曳,前往舟山城 [定海]。我们都尽力跟随,并在傍晚在城外抛锚。这是一个完全被陆地包围的港口,周围环绕着可爱的绿色小岛。无数载着当地人的船只毫无畏惧地穿梭来去。舟山多山,风景如画,地势低洼,种满了水稻。这些山大约有七八百英尺高,上面有很多梯田, 可以灌溉,种植茶叶、红薯等。山谷里也生长着竹子和贝叶棕。对这样一个和平宁静的国家发动战争似乎是一种耻辱……
克里在其日记中也绘有中国沿海的地图,其中一幅就是舟山地图,上面对舟山的地名既有按照舟山方言发音的,也有按照英语随意命名的。
克里日记中最难得是以文字辅以水彩画和素描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他在海上的航行。在他的日记中,关于舟山有将近100幅插画,包括从海景到死伤的战斗场面、港口、建筑、风土人情、农业等。
事实上,舟山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岛屿,在中英交流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期间,本人在走访中也看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关于英国早期试图在舟山建立贸易点的史料以及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使团两次访问中国途经舟山时记载的关于中国舟山的史料。
这些关于舟山的书信、日记、航海记等英文史料让我们有可能还原具体的历史场景,填补历史的细节,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丰富而又错综复杂的异质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历史图景,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17~19世纪舟山与英国的关系,丰富舟山地方史的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